蘇教版三年級美術上冊教案全集
二、指導學生動手實踐并布置版面
1、欣賞老師布置的春天的景物。
師:春天的景物很多,小朋友在平時業已經學會了不少剪紙的本領,小朋友都會剪些什么呀?
師:老師把小朋友會見的這些景物布置在一起,組成了一幅春天的畫,你們看。(出示貼圖)
介紹畫面:再這幅剪紙圖上,穿黑衣的燕子從南方飛來,小鳥在柳條間飛來飛去,地上有綠色的草,鮮紅的、嫩黃的花,小河里有小魚兒在游,穿綠色衣服的小青蛙多神氣呀,河岸邊有一棵開著粉紅色花的桃樹。你們喜歡老師剪的春天嗎?
2、 學生徒手剪春天的景物:(放背景音樂)
師:看了老師剪的春天,小朋友也等不及了,想馬上動手了,下面老師就讓你們剪一一樣自己最喜歡的最拿手的春天的景物,等會兒我們還要評出幾位剪紙小能手,他們還會得到光榮的剪紙章呢。
學生練習。(剪)
3、小組評議:平出最好的作品,再投影儀上展示,并給小能手發剪紙章。
4、學生合作布置一幅春天的剪紙圖:
師:接下來老師要小朋友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布置一幅春天的剪紙圖,現在每個小組都有一張不同背景的圖,根據畫面內容要求小朋友先討論如何布置自己的畫面,然后再剪貼。
注意事項:圖案位置的合理性,色彩的和諧性。
學生進行剪紙活動。(放背景音樂)
5、小組作品展示:
請小組代表說一說自己小組剪紙畫面的特色,評出最佳作品獎。
學目標:1、通過描畫自己的影子影子的游戲,感受圖形的外形美。
2、通過和添加的表現手法,影子的游戲對簡潔圖形的藝術美有初步的了解。
3、在描畫中,能運用合理的構圖、豐富的想象進行添加和組合。影子的游戲
4、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及愛國主義情感。影子的游戲
教學重點:1、了解中國的皮影戲。
2、尋找影子在光的照射下產生變化無窮的造型。
3、描畫的影子清晰并且造型基本準確。
課前準備:1、收集剪影作品
2、在大自然中尋找影子(在投影儀的照射下,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產生變化無窮的影子造型)。
3、收集馬蒂斯的剪紙作品。
教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肯定看過《豬八戒吃西瓜》、《人參娃娃》、《金色的海螺》、《紅軍橋》、《濟公斗蟋蟀》、《漁童》等諸多美術影片,小朋友有沒有覺得它和其他的卡通片不同呢?我們給它一個恰當的名稱叫做皮影戲,這些影片都是吸取皮影造型與動作技巧來制作的。那小朋友知道有關皮影戲的哪些知識呢?
二、講授新課
介紹皮影
“皮影”是對皮影戲和皮影戲人物(包括場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稱謂。中國皮影藝術,是我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巧妙結合而成的獨特藝術品種,是中華民族藝術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顆精巧的明珠。
皮影戲是讓觀眾通過白色布幕,觀看一種平面偶人表演的燈影來達到藝術效果的戲劇形式;而皮影戲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場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間藝人用手工,刀雕彩繪而成的皮制品,故稱之為皮影。
皮影戲是我國出現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它的演出裝備輕便,唱腔豐富優美,表演精彩動人。千百年來,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所以流傳甚廣。不僅如此,皮影戲還對國內外文化藝術的發展起過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戲曲劇種,就是從各路皮影戲唱腔中派生出來的。中國皮影戲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戲的表演藝術手段,對近代電影的發明和現代電影美術片的發展也都起過先導作用。西方世界從十八世紀的歌德到后來的卓別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對中國皮影戲藝術都曾給予過高度的評價。建國后,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戲來招待國內外賓客。然而,皮影戲藝術在遭遇“文革”劫難之后至今未能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