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小學語文第六冊教學培訓
1.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做法1:降低習作評價的高度,是增強習作自信心的重要保證。三年級是習作的起步階段,只要學生能寫出一段話即可。如果從這一點來看,大部分同學都能達到。因此,我們不能以高年段的要求來評價三年級的習作。其次,習作的過程中出現了語句表達不夠準確,錯別字多等問題也不能過急,不能因為這一些,把學生的習作批得一無是處,只要學生有習作的愿望,能努力地把它寫出來,在評價時就應該給予肯定,要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修改上。第三,改變以往習作高分難的做法,該給高分就給高分。 案例:第三、四單元試卷的最后一道題是仿照《翠鳥》一課,寫你最喜歡的一種小動物。依據以上的標準,教師們給予同學的評價要合理,因為畢竟我們是在山區,對動物了解還是較有的,因此還能寫出一些自己了解到的動物特點。
做法2:恰當的競爭心理誘導,也能增強學生習作的自信心。 案例:有個班有兩個同學,一個叫小蔡,一個叫小姜,習作對他倆來說是頭疼的事,有時一節課下來,還寫不出三兩個字?吹剿麄冞@樣子,教師更頭疼。后來,兩個人由于課堂表現欠佳,評比中影響了小組。教師便把他們單獨出來,一個是第五組,一個是第六組,結果兩個聰明的孩子你追我趕,誰也不愿意輸給對方。利用了他們的這種競爭心理,寫作時,故意對其中一個說:“哇,你有進步了,寫了三行了。但是,他已寫四行,你可不要輸給他!”然后,又悄悄地對別外一個說類似的話。結果,兩個同學不但當篇習作按時完成了,還把前面幾篇拖欠的也補了。
2.能不拘形式地寫 做法: 在符合習作要求的前提下,不限制題材。
案例:上學期第二單元組,習作聽聲音編故事。一個教師說也許是孩子們喜歡讀童話故事的緣故吧,他們中間的絕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幾種聲音編童話故事,只有個別孩子寫的故事是記事的。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雖然有的孩子選的聲音太多,寫出來的故事有點像記流水帳,但我還是被他們的童真童趣所感動。
3.愿意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做法1:在全班同學面前大聲地讀自己的習作,接受同學們真誠的評價。這是一種傳統的做法,但不可否認地,對于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是非常有好處的。 案例: 有一次,一個老師叫了班上一個女孩子把她的習作讀給大家聽。她雖然讀得不是很流利,但聲音很響亮,聽得出,她很自豪。同學們對她的習作進行點評之后,她由衷地向大家致謝?吹剿徽欤樕隙紟еθ,走路也一蹦一跳的。是的,一次讀給大家聽的機會,給她帶來了不盡的快樂。
做法2:交換批改,在改中提高。 案例:按照課本的要求,本學期的習作共有十一次,再加上平時課后的拓展練習,單元的測試中的習作部分,習作量大大增加了,單純靠老師批改是不可能的,而且現在也提倡學生自主批改,于是,如果前一天晚上布置了作文,早讀時,便讓學生互批,在互批中出現的問題,由老師來幫忙解決。另外,我們還成立了習作小評委,批改完的習作由他們來評選出最優秀的,貼在班級的佳作與你共分享專欄,被選上的同學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他人也能從中從中得到提高,從中分享到習作的快樂。
4、學生習作三言兩語多行法。
做法1、一定不要指責學生,更不能說一些傷害的話。學生不愛作文,往往就是我們無意間的幾句話是他怕作文,失去了學會作文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