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小學語文第六冊教學培訓
做法2、指導作文時,指導他們說得多一些。說得多一些。怎樣說得多一些?不妨多問幾個“怎么”“怎么樣”。例如寫一件事,不妨問問:“開始怎么樣?”“后來怎么樣?”“結果怎么樣?”……寫一個人,不妨問問:“他做了些什么?,是怎樣做的?”“他說了些什么?是怎樣說的?”“他想了些什么?是怎樣想的?”……寫自己想到的,不妨問問:“你想了些什么?是怎樣想的?”……
做法3、可以面批指導,再讓他重新寫一下,再到全班對照評價。還可以專門設計指導練習。
做法4、不要怕有反復。學習寫作文需要打持久戰,改變三言兩語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孩子們和大人一樣,心理狀態會有反復。這會有信心了,遇見新問題或者其他情況聚會打退堂鼓。
從另一個角度需要指出的是,文章的好壞不能以長短來衡量的,不能一概說三言兩句的作文就不好。魯迅的一些雜感就寫得很短,有的甚至是兩三句,卻是一針見血,很有針對性。報紙上我們也見過一些“豆腐干”式的段小文章寫得很好,喜怒笑罵皆文章。過去我們要求學生的作文要寫多少字,現在的課標也只在第三學段要求“40分鐘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習作”。這種要求是有必要的,因為一般的作文達到一定的字數才能表達得清楚、完整、有真情實感。但是我覺得寫作文還應該是有話則長,無話則短,關鍵是要有內容,要文從字順、說話得體。
◇關于金鑰匙。
本冊教材又針對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安排了若干個金鑰匙。例如抄寫什么樣的句子(第11頁),對怎樣摘錄做了引導;為理解《撈鐵牛》的課文內容,建議用畫圖的方法幫助了解打撈的過程(第56頁);再如復述時應先記下重點詞語及先后順序(第85頁);還有結合課文區別詞義(第106頁);觀察書信格式(第119頁)等等,都是啟發學生對學習方法進行嘗試和總結。
金鑰匙注意了引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注意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隨時學習語文。例如在6單元(第69頁)就提示:自己找的資料總是有限的,要注意聽同學交流。
再如在街上留心觀察也能了解特產(第71頁);還有關于買書、借書的有關指導:書店的圖書分類(第35頁),到圖書館找書的方法(第96頁)等等。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教材設計了金鑰匙,目的是從學生的視角引出話題,以丁丁、冬冬對話的形式來指導、提示關于學習中的問題。所有的內容都不要像學習課文那樣,要求學生來讀來背,也不要在結束了本單元后單獨進行。應該根據本單元學習的內容,自然引出,要設計一些比較自然的,貌似隨意的環節,使學生關注到:丁丁、冬冬又有了什么新發現?丁丁、冬冬又在討論什么?讓學生自然地投入探討。
語文天地所有的練習和課文緊密結合,在學習課文時相機處理。
例:《山溝的孩子》(第31頁)在課文中找出對應的句子。
野葡萄由黑變綠了,牽;ㄓ珊谧冏狭,女孩子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變紅了--山楂果由紅變黑了,路邊的草垛由黃變黑了,男孩子身上的褂子也由藍變黑了。遠遠近近,腳步匆匆,初升的紅日擁抱他們。--遠遠近近,說說笑笑,夜霧籠罩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