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教案
( 3 )獨立完成教材第91 頁練習十七的第2 題。
( 4 )完成教材第91 頁練習十七的第1 題。
指導學生找到寫出兩個數的公倍數的簡便方法,先找出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再用最小公倍數乘2 、乘3 .得到其他公倍數
(四)思維訓練
本節課我們共同研究了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并通過解決鋪長方形地磚的問題,了解了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后記:
第八課時 最小公倍數(二)
一 教學內容
教材第90 頁的內容及第91 、92 頁練習十七的第3 一9 題。
二 教學目標
1 .通過教學,使學生鞏固對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的理解,掌握求兩個數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2 .培養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
三 重點難點
1 .重點:掌握掌握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2 .難點:靈活選擇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四 教具準備
投影。
五 數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有關最小公倍數的知識。
(二)教學實施
1 .出示例2 。
怎樣求6 和8 的最小公倍數?
( 1 )學生先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想法試著找出6 和8 的最小公倍數。
( 2 )小組討論,互相啟發,再全班交流。
( 3 )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方法:
方法一:先分別寫出6 和8 各自的倍數,再從中找出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6 的倍數:6 ,12 , 18 ,24 ,30,36,42,48 …
8 的倍數:8 ,16,24,32,40,48 …
方法二:先寫出8 的倍數,再從小到大圈出6 的倍數,第一個圈出的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8 的倍數:8 , 16 , 24 , 32 , 40 ,48 …
方法三:先寫出6 的倍數,再看6 的倍數中哪些是8 的倍數,從中找出最小的。
方法四:從小到大寫出8 的倍數,邊寫邊判斷是不是6 的倍數,第一個是6 的倍數的,就是8 和6 的最小公倍數。
2 ,完成教材第90 頁的“做一做”。
學生先獨立完成,觀察每組數有什么特點,再進行交流。
引導學生總結出求兩數的最小公倍數的兩種特殊情況:
( 1 )當兩數成倍數關系時,較大的數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 2 )當兩數只有公因數1 時,這兩個數的積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指出:像這樣能夠直接看出最小公倍數的,就不用再從頭去找公倍數了。
3 .完成教材第91 頁練習十七的第3 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說一說哪幾組數屬于特殊情況?
再讓學生說一說這幾組數的最大公因數是什么?
你能總結一下找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一般方法與特殊情況分別是什么嗎?
學生先互相交流,再匯報,總結:
( 1 )如果兩個數成倍數關系,那么其中的較小數就是它們的最大公因數,較大數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 2 )如果兩個數只有公因數1 ,那么它們的最大公因數是1 ,最小公倍數是兩個數的積。
( 3 )一般情況,可以先寫出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再從中找另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區別是最大公因數從大到小找,最小公倍數從小到大找。
隨著學生的總結匯報,老師出示下表。
4 .完成教材第91 頁練習十七的第5 題。
學生獨立完成,并說明理由。
5 .完成教材第91 、92 頁練習十七的第4 、6 、7 、8 題。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做出解答。然后讓學生匯報自己的解法,并提問:為什么是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