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教案
6 .完成教材第92 頁練習十七的第9 題。
學有余力的學生試著完成,并說一說思考過程。
可以這樣想:先從小到大寫出36 的所有因數,然后從中依次觀察哪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是36 。
(三)思維訓練
1 .火車站是410 路和901 路汽車的始發站,410 路每隔10 分鐘發一次車,901 路每隔15 分鐘發一次車,這兩路汽車同時在早5 : 30 同時發車后,到中午12 時10 分有多少次是同時發車的?
2 .兄弟三人同一天從家出發外出打工,老大15 天回家一次,老二20 天回家一次,老三10 天回家一次,下一次兄弟3 人同一天從家出發至少需要多少天?
3 .已知a 、b 的最大公因數是12 ,最小公倍數是72 ,且a 、b 不成倍數關系。求a 、b 各是多少?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研究了求兩個數最小公倍數的方法。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先找出一個數的倍數,再從小到大,找出另一個數的倍數,從而找到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另外,還有兩種特殊情況:一種是兩數成倍數關系時,較大數是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另一種是兩數只有公因數1 時,這兩個數的積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我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還對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進行了對比,并能熟練應用最小公倍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后記:
第八課時 通分(一)
一 教學內容
通分(一)
教材第93 頁的內容及第95 頁練習十八的第1 題。
二 教學目標
1 .通過教學,鞏固學生對同分母分數大小比較方法的掌握,并學會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的方法。
2 .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
3 .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的意識。
三 重點難點
1 .重點:掌握同分母分數和同分子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2 .難點:理解同分母分數和同分子分數大小比較方法的算理。
四 教具準備
每人兩張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世界地圖一幅。
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復習提問:
1 . 的分數單位是( ) ,它有( )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 . 與 ,哪個大,為什么?
(二)教學實施
1 .出示例3 。(出示世界地圖)你知道地球上是陸地多還是海洋多嗎?(學生觀察圖進行判斷)
再出示條件:陸地面積占地球總面積的 ,海洋面積占地球總面積 。
2 .放手讓學生自己根據條件比較。學生互相交流方法、結果及理由。
3 . 小結:要比較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誰大,就是要比較 和 的大小 。因為 表示把地球總面積看作單位“l " ,把單位“l ”平均分成10份,陸地面積是這樣的3 份,海洋面積是這樣的7 份,所以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也可以這樣想: 是3 個 , 是7 個 ,7 個 大于3 個 ,所以 大于 。
4 .比較下面各組分數的大小。
○ ○ ○
學生獨立完成,口答結果。
提問:以上各組分數有什么共同特點?同分母分數如何比較大小?(學生歸納同分母分數比較大小的方法。)
小結:同分母分數,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
5 .再出示: ○ ○ ○
學生嘗試比較上面各組分數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