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教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120÷30的商是多少?被除數和除數都擴大3倍,商是多少?被除數和除數都縮小10倍呢?
2.說一說:(1)商不變的性質是什么?(2)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是什么?
3.填空。
1÷2= (1×2)÷(2×2)= = 。
二、揭示課題
讓學生大膽猜測:在除法里有商不變的性質,在分數里會不會也有類似的性質存在呢?這個性質是什么呢?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課題:分數的基本性質。
三、探索研究
1.動手操作,驗證性質。
(1)讓學生拿出三張同樣的長方形紙條,分別平均分成2份、4份、6份,并分別把其中的1份、2份、3份涂上色,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數表示出來。
(2)觀察比較后引導學生得出: = =
(3)從左往右看: = =
由 變成 ,平均分的份數和表示的份數有什么變化?
把 平均分的份數和表示的份數都乘以2,就得到 ,即 = = (板書)。
把 平均分的份數和表示的份數都乘以3,就得到 ,即: = = (板書)。
引導學生初步小結得出: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乘以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
(4)從右往左看: = =
引導學生觀察明確: 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2,得到 。同理, 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3,也可以得到 。
板書: = = = =
讓學生再次歸納: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
(5)引導學生概括出分數的基本性質,并與前面的猜想相回應。
(6)提問:這里的“相同的數“,是不是任何數都可以呢?(補充板書:零除外)
2.分數的基本性質與商不變的性質的比較。
在除法里有商不變的性質,在分數里有分數的基本性質。
想一想: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以及整數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你能說明分數的基本性質嗎?
3.學習把分數化成指定分母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1)出示例2,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2)啟發:要把 和 化成分母是12 而大小不變的分數,分子應該怎樣變化?變化的根據是什么?
(3)讓學生在書上填空,請一名學生口答。教師板書:
= = = =
4.練習。教材第108頁的做一做。
四、課堂實踐。
練習二十三的1、3題。
五、課堂小結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2.什么是分數的基本性質?
六、課堂作業
練習二十三的第2題。
七、思考練習
練習二十三的第10題。
后記:
第二課時 最大公因數(一)
一 教學內容
最大公因數(一)
教材第79 、80 頁的內容及第82 頁練習十五的第1 題。
二 教學目標
1 .理解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
2 .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初步了解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3 .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 重點難點
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
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方格紙(每人一張)。
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提問:什么是因數?
2 .寫出16 和12 的所有因數。
提問:你是怎樣找一個數的因數的?
(二)教學實施
1 .出示例1 。
( 1 )引導學生審題,理解題意,在儲藏室的長方形地面上鋪正方形地磚。要求既要鋪滿,又要都用整塊的方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