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成語故事——五語補充閱讀材料
(a)方枘(ruì)圓鑿意思是:方榫(sǔn)頭不能楔(xiē)進圓孔洞,比喻兩件事不相容,或者比喻事情的不可能。
(b)色厲內荏(rěn)意思是外貌看起來莊矜、威嚴,而內心里卻很怯懦。
(c)眾口難調意思是吃飯的人多了,飯菜的味道就很難使所有的人都滿意。比喻作一件事情,不容易使各方面都沒有意見。
這類成語,如果改用一般的話來說,即使多用很多的字,也未必能表達得像用成語那樣的意思豐富和透徹。
(2)易學易記
由于成語在結構形式和組織方法上,基本上有規律可循,所以學起來都比較容易,甚至為創造新成語也提供了便利條件。比如:
翻天覆地 橫征暴斂
醉生夢死 抱殘守缺 啼饑號寒
這些成語,從語法的角度上來分析是有它的共同之處的。"翻天覆地"是動賓結構,是由翻、覆、天、地四個字交錯組成的。提起"翻天",可能就想起"覆地"。又如"橫征暴斂",是橫、征、暴、斂四個字組成的。"橫征"和"暴斂"對仗是很工整的。所以學起來、記起來都很容易,特別是由于成語具有四字性,也使成語易學易記。
(3)形象具體有許多成語,含有顯著的修辭因素,看了或聽了以后,就會在頭腦里留下一個深刻的、具體的印象。成語中所用的修辭手法,是多種多樣的,這里舉幾種常見的例:
(a)比喻法借某一種情況說明另一種情況。例如:
中流砥柱這個成語用現代漢語來說,就是"黃河中流的砥柱山。"砥柱是在黃河中流的一座山,黃河的水日日夜夜洶涌澎湃地沖擊它,可是千百年來,依然屹立在那里。因此人們就用"中流砥柱"這四個字作為成語,比喻那些意志堅強,在大風大浪里經得起考驗,毫不動搖,能起支柱作用的人。
如影隨形無論什么物體的影子,一分一秒也離不開那個形體。因此,人們就用"如影隨形"這個成語,比喻兩個人或兩件事物關系的密切。
牛鬼蛇神 牛鬼和蛇神都是可憎惡的妖魔、鬼怪。因此,人們用這個成語比喻極壞的人。
水中撈月 映在水里邊的月亮只是一個影子。到水里去撈月亮,當然是永遠撈不到手的。因此人們用這個成語,比喻做那些白費氣力,枉費心機而得不到結果的事情。
以上這幾個成語,都不是直接用它的字面上的本意,而是用它那比喻的意思,都是屬于修辭上的比喻法。
(b)諷喻法假造一個故事,用來諷刺或者教育勸誡別的人。例如:
狐假虎威《戰國策•楚策》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只老虎尋找野獸吃,遇到一只狐貍。狐貍說:"你怎么敢吃我!老天爺派我做百獸之王,現在你吃我,就是抗拒天命!你如果認為我說謊話,那么我在你前邊走,你跟著我,看看野獸們見了我有沒有敢不立刻跑開的?"老虎同意了,于是就和狐貍一塊兒走,野獸看見老虎,嚇得就跑。老虎不知道野獸是怕他,還以為真怕狐貍才跑呢,后來人們就用"狐假虎威"這個成語,諷喻那些憑借別人的勢力來嚇唬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