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音樂上冊全冊教案(湘教版)
教學重點:
模仿擺手舞基本動作,進行集體舞表演。
教學難點:
擺手舞風格的模仿及隊形的排練。
教學準備:
課前學生用課余時間收集土家族及擺手舞的有關資料,
并自備具有土家族特色的道具。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播放cai土家民族風光片
看風光片,聽民俗介紹
二、體驗土家樂
1、組織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素材并討論,交流。
a、引導從舞蹈方面談;
b、引導從音樂方面談;
c、引導從服裝、家居方面談;
d、引導從民俗方面談;
e、引導從自己的親身經歷談;
2、播放《咚咚喹》,引導學生了解土家特色的節奏。
重點介紹“打溜子”。
引導學生即興模仿表。
三、學唱新歌
1、聽老師范唱《擺手舞》。
2、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旋律風格
特別指出“伢兒”這一湖南方言的發聲方法。
1、 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學唱歌曲。
學生主動上臺并用領唱、齊唱等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三、 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學會唱《擺手舞》,并了解一些土家族音樂舞蹈及相關文化知識。
2、能模仿擺手舞,掌握土家族擺手舞的基本動作及簡單的隊形。
教學重點:
模仿擺手舞基本動作,進行集體舞表演。
教學難點:
擺手舞風格的模仿及隊形的排練。
教學準備:
課前學生用課余時間收集土家族及擺手舞的有關資料,
并自備具有土家族特色的道具。
教學過程:
一、引導模仿
1、學習《擺手舞》的基本動作
2、邀請學生主動展示擺手舞動作,并給予鼓勵
3、看分解動作引導學生模仿
2、 領跳
學生:模仿基本動作;分小組合作表演;分組比賽;討論與評價
二、擺手節(情境表現)
1、播放《擺手舞》
布置“擺手堂”
營造旅游景點,游客參與民俗舞蹈活動芙蓉輕松氛圍。
2、表演擊鼓,引導、鼓勵并邀請學生上臺表演
圍成圓圈,學生圍繞“鼓”進行擺手舞動作的表演
3、分小組合作表演。
三、課堂小結
師總結“擺手舞”的基本動作:“前后擺手”“左右擺手”“單擺雙擺”
要領:“圍個大圓圈,四肢同邊走,左手左腳,右手右腳,臂腕不動,兩手直甩,動作幅度較小,兩腿屈膝下蹲。重拍在上,弱拍在下。”變隊形擺條“龍狀”(走s隊形)再圍成圓圈反走。在間奏時喊“舍巴日”,與老師一齊跳。
《歡樂的山寨》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熟練掌握《乃呦乃》的旋律,學會唱這首歌;
2、能學會簡單的豎笛吹奏方法,并能自信地參與歌曲《乃呦乃》的表現;
3、能認真聆聽口笛獨奏《苗嶺的早晨》,并能用畫畫的形式表現樂曲的情景。
教學重點與難點:
引導學生對樂曲進行體驗和理解,大膽地參與演唱和演奏
教學準備:
豎笛、彩色筆、鋼筆套
教學過程:
一、跳一跳苗家的舞
1、聽一聽、動一動
播放口笛獨奏《苗嶺的早晨》片斷,學生學做具有苗家特色的舞蹈動作
2、說一說、做一做
師:你們知道剛才跳的是那個民族的舞蹈動作嗎?
學生回答。。。。。。
對,是湘西苗族的舞蹈。今天我們就到湘西的苗族山寨去看一看,加入苗家人載歌載舞的行列。
放音樂學生欣賞
師:你知道剛才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你能模仿一下演奏這種樂器的動作嗎?
學生模仿,并說一說
師:說得真不錯,是由笛子演奏的,你們喜歡聽笛子吹奏的聲音嗎?想不想自己也來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