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音樂上冊全冊教案(湘教版)
學生回家后畫一幅《牧童短笛》中的一個場景。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體會《牧童短笛》,讓學生圖會牧童的生活情緒
2、學習歌曲《捉泥鰍》,能用活潑、輕快的情緒演唱。
3、認識豎笛、了解其結構,并掌握演奏的姿勢、試著吹出聲音。
教學重點與難點:
體會《牧童短笛》的音樂;認識豎笛,并吹出音樂“ 1 ”
教學準備:
光盤、鋼琴、豎笛
教學過程:
一、組織上課
二、再次體會《牧童短笛》音樂
學生欣賞全曲,然后學生模仿牧童吹笛的聲音。
三、認識豎笛
(1)師:剛才同學們用聲音模仿了笛聲,但怎么說也難真像,不妨要牧童來教一教我們,欣賞一段笛子的音樂。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新伙伴豎笛
豎笛的構造:
吹口 笛頭 笛身 笛尾
第六孔 第五孔 第四孔
第三孔 第二孔 第一孔
左手在上方,右手在下方,用手尖按住孔
(2)嘗試著吹響豎笛
以小組為單位探究如何才能將豎笛吹出美妙死亡音色,用“1”為準。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吹奏姿勢,學習正確的呼吸方法(學生自己小結那種方法好)
教師小結
(3)聽《牧童短笛》學生隨音樂模仿牧童吹奏的樣子一起吹奏豎笛,手指的節(jié)奏,形態(tài)等動作的模仿。
四、活動:去田野
(1)導:我們導山上去采了蘑菇、木耳、鮮花,還學會了小牧童放牛和騎在牛背上的形態(tài),現在我們要到田間去,看看農村的小朋友他們在做什么?
學生欣賞《捉泥鰍》
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2)學生欣賞,并根據歌詞表演內容
掌握歌詞所表現的內容,熟悉歌詞,體驗捉泥鰍的樂趣。
(3)學唱歌曲
學生隨音樂唱歌曲
注意歌譜、歌詞對好
音準
1=c 4/4
2 2 1 2 2 5 ︱ 5 3 32 3 - ︱ 6 6 5 6 5 3 ︱ 4 44 3 2 3 - ︱
天 邊的 稀泥 里, 到處是泥 鰍。 今 天我 等著你, 等著你 捉泥 鰍。
“2” “4”在著兩句中容易出現音準的問題,要求學生模唱
(4)學生表演唱
在學生掌握歌曲后,學生一邊表演,一邊歌唱,體會歌曲的情感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單元我們去郊外感受了雨前山野的美,雨中山野的樂趣,同時欣賞了牧童吹笛的笛聲,并學習了豎笛的結構,最后我們還去了田間,體會了小朋友捉泥鰍的快樂,農村生活太有趣了。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將有更多的機會去體驗不同的音樂。
第四課 音樂家聶耳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了解《賣報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人民音樂家聶耳的生平與主要作品;
2、能學會《賣報歌》,并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3、能積極參與與聽賞活動并從中享受到音樂的樂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創(chuàng)設“小毛頭”街頭賣報的情境,用歌聲與形體動作體會她當時的心情。
教學準備:
鋼琴、光盤、《聶耳》電影片斷
教學過程:
一、引情——情景導入
出示課件:解放軍叔叔在天安門升國旗、奏國歌的情景
老師提問:從畫面上你們看到、聽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
老師:對,我們剛看到的是首都天安門解放軍叔叔在晨曦中,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升國旗的情景!秶琛肥且粋國家民族尊嚴的象征。你們知道《國歌》的曲作者是誰?又名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