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政治下冊全冊教案2
正因為如此,國家賦予公民受教育權,并制定了義務教育法,讓公民切實像有這項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五條規定:幾年滿六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往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可以推遲到七周歲入學。
這說明我們享有受教育的權利。
2、我們享有受教育的權利
情境活動五:(見教材p60頁)(學生閱讀材料后思考討論、交流)
①你能體會小余當時的心情嗎?
②王老師傾其全力維護了小余的什么權利?
(1)受教育權的含義
所謂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
相關鏈接:(見教材p60頁)
情境活動六:(見教材p61頁)
議一議:①孩子不上學只是個人的私事嗎 ? 談談你的看法?
②在現實生活中,類似于小麗的情況還有嗎?
現實生活中類似于小麗的事例還很多,比如:因為貧困而中途輟學的、當童工的;因為學習不好而中途輟學的、或被勒令退學的;因父母只顧眼前利益而讓孩子中途輟學打工的等。
這種現象勢必影響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影響到中華民族的振興。因此,1986年4月12日,六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自1986年7月日起施行。
義務教育法是我國實施義務教育的法律保障。
那么什么是義務教育呢?
(2)義務教育的含義
所謂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教師講授:
從義務教育的含義中可看出義務教育包含兩方面: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國家、社會等都有責任,而《義務教育法》對義務教育的保障作用也正體現在這兩方面。由此可見,在義務教育上,無論是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都有法律義務。
(3)義務教育的特征
義務教育具有三個顯著特征:
①強制性,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推行和實施;
②普遍性,所有適齡兒童、少年都要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③免費性,在義務教育階段,對學生免收學費。
以上就是義務教育區別于其他教育的顯著特征。
其中,義務教育的免費性的內涵同以往相比,有些變化。過去只是對學生免收學費,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義務教育。從今年開始,義務教育對農村的適齡兒童少年全部免收學雜費,義務教育走上了一個新的階段,國家將根據經濟發展的情況逐步實行真正意義上的義務教育。
情景活動七:(見教材p61頁材料)
議一議:
①處罰小淘的家長有什么法律依據?
②強制小淘接受義務教育,對他本人及家庭、對國家有什么好處?
③這個案例體現了義務教育法的什么特征?(強制性的特征)
三、課堂小結
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教育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明白了“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我們要珍惜享有的受教育的權利,認真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為國家的振興,民族的興旺,為未來的幸福生活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四、作業:
詳見《資源與學案》
第二框 珍惜學習機會
總第13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