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政治下冊全冊教案2
④未成年人維權意識不強,現實生活中以贏利為目的侵犯未成年人肖像權的行為時有發生。
⑤有些學生出于好奇好玩的心理、不懂得尊重他人、法律意識淡薄等原因,加之電腦技術的發展及網絡具有虛擬性,在現實生活和網絡中惡意損毀、丑化和擅自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也屢見不鮮。
2.學生的需要:
①作為獨立人格的外在標志,姓名權和肖像權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生了解人格權時有必要更好地了解肖像權和姓名權,以保障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②正確認識肖像權和姓名權,知道侵害肖像權、姓名權的表現形式及后果,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格權利,不僅是增強法律意識,糾正某些不良行為習慣的需要,也是增強自身道德素質,正確與人交往、和諧人際關系的需要,對學生健康成長十分必要。
教學方法:
本課教學擬采用活動式教學法、可運用:情景創設、案例分析、主題探究等方法。
教學內容:講授本課第二框——肖像和姓名中的權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情境導入:(見教材p40頁材料)
議一議:
①這一件事涉及公民的哪些具體權利
②法院的判決對受害人有什么意義
教師講述:
上述事件涉及到公民的肖像權,兩家網站的做法侵害了受害人的肖像權;法院的判決制裁了侵權行為,保護了公民的肖像權。同時也告訴我們,在我們的肖像和姓名中包含著公民的權利。
2、板書框題: 第二框 肖像和姓名中的權利
二、講授新課:
1、 維護姓名權
情境活動一:集思辯疑
呈現材料——
壽生漸漸的長大,轉眼來到了省城讀中學,為了能培養他成材,父母親傾注了所有的心血。壽生也很懂事,在校非常關心集體,熱心助人,成績優異,在一次省奧數競賽中還獲得了一等獎。可最近他卻不想去上學,并且向父親提出改名換姓。因為他父親姓秦,所以同學嘲笑他,叫“禽獸生”,但是遭到父親的拒絕,說他忘恩負義。
想一想:
你認為壽生可以更改自己的姓名嗎?他爸爸有權阻止嗎?說說理由。
(設計意圖:此教學環節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什么是公民的姓名權< 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知道法律對年滿18周歲的公民和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的具體規定;明確任何人不得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權。同時學會用辨證的全面的觀點看待取姓名的現象。)
教師講述:
我國民法通則第99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法律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那么,什么是姓名?姓名與個人的人格的關系是怎樣的?什么是姓名權,姓名權的內容有哪些?
(1)姓名與個人人格的關系
姓名是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的文字符號,姓名權包括正式姓名、筆名、藝名等,是每個人的人格基本標志。
姓名與每個特定人的基本人格有著密切聯系,是每個人的人格基本標志。
例如,我們提起董存瑞,眼前就浮現出他舍身炸碉堡的光輝形象,(教材p43頁)
(2)姓名權的含義及內容(按教材p43頁第二段簡述)
案例分析:
想一想:牛正干涉牛順改名的行為是否合法?
(3)法律保護公民的姓名權
情境活動二:(見教材p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