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政治下冊全冊教案2
案例評析:(學生閱讀材料后,思考討論問題)
①請從道德育法律等方面評價上述三種表現。
②如果你遇到類似情況,應該怎么辦? (從自護與救人兩個角度去考慮)
教師小結:
我們在救助他人生命與健康的同時也要懂得自我保護,要學會理智地救人。
文字鏈接:
①在公園樹上隨便刻字; ②大量捕殺藏羚羊
③放學路上毆打低年級同學 ④劉海洋因傷熊而受到法律才制裁
討論:你從這些文字中感受到了什么?對你有何啟示?
教師小結:
其實,我們不僅要關愛自己,關愛我們的同類,還應該關愛我們身邊的其他生靈,它們也享有自然界賦予的生命健康的權利。讓我們做一個既遵紀守法,又懂得關愛,樂于助人的好公民。
三、課堂小結
(按板書的要點小結)
四、作業
完成《資源與學案》第十三課的練習
第四課 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
第一框 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
第一、二課時(總第7、8 課時)
課標要求:
“我與他人的關系”中的“權力與義務”部分:“了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能夠自覺尊重他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增強維護人格權的法律意識,懂得珍愛自己的名譽、維護自己的尊嚴、增強自尊心的同時,自覺承擔維護他人人格尊嚴的義務,提高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公民人格權的意識。
2、能力目標:
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是非辨別能力,能正確區分侵犯公民人格尊嚴權的具體行為表現;使學生關注自身尊嚴、關注他人人格尊嚴和名譽,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和他人的人格權利。
3、知識目標:
通過教學,幫助學生了解人格尊嚴權及具體內容,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名譽權;明確侵害公民人格尊嚴和名譽的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增強學生尊重、保護自己人格尊嚴和名譽的意識,引導學生尊重愛護他人的人格權。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人人享有尊嚴權,法律維護我們的名譽權。
2、教學難點:我們享有法律規定的名譽權的同時要履行維護他人名譽權的義務。
學生分析
1.針對的問題:
①現實生活中一些家長、老師及社會成員受封建傳統思想、家長制遺風、錯誤教育觀等影響,加之法律意識不強,常忽視未成年人的獨立人格,侵犯未成年人人格尊嚴的行為時有發生。
②作為未成年學生由于法律意識淡薄,對人格尊嚴權認識不足,不能意識或分辨出一些行為已侵害了自己的人格尊嚴權,不懂依法維護自身人格尊嚴權的實現。
③另一方面,由于受來自家庭、社會的某些不良教育影響,部分學生過分強調個人中心,自我意識過度膨脹,惟我獨尊,不懂得尊重他人,造成人際交往上的障礙。
④同學交往中,由于某些學生文明意識不強、行為習慣不良、心理品質和道德素質不夠高,加之易沖動,常以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同學間的矛盾,說粗話臟話、詆毀他人名譽的行為時有發生。
2.學生的需要:
①從法律角度看,學生有學習、了解法律知識的需要,不僅有利于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且懂得尊重他人的人身權利,不做違法犯罪的事。
②從學生個人成長的角度看,全面了解人格尊嚴權及人格尊嚴對個人的重要意義,有助于學生獨立人格的完善,保證身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