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生物的進化
提問:那么,能量是怎樣輸入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的渠道是什么?能量流動的過程是怎樣的?請同學們閱讀教材“能量流動的過程”一段,并思考這些問題。(在同學們閱讀后,分別請幾位同學總結這幾個問題。)
講述:生態系統流動的能量來自太陽能,即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源頭是太陽。但并不是所有的太陽能都參與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必須是輸入到生態系統的第一營養級的能量才能開始在生態系統中流動。怎樣輸入?依賴于生產者的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變成化學能。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就是流經這個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它沿著食物鏈流動。
提問:輸入生態系統的能量是怎樣流動的?或者說,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流向什么方向?講述: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有三個去處:一部分被自身的生命活動消耗了,即被細胞呼吸分解了;儲存在體內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級消費者攝食同化流入下一營養級,沒被初級消費者利用的枯枝落葉和初級消費者攝食未消化而排出的糞便中的這一部分被分解者釋放出來。簡單他說,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的三個去處是:呼吸消耗,下一營養級同化,分解者分解。對于初級消費者所同化的能量,也是這三個去處。并且可以認為,一個營養級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十分解者釋放的能量十被下一營養級同化的能量。但對于最高營養級的情況有所不同。
提問: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有什么特點?形成這些特點的原因是什么?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是多少?教材107頁也有兩個問題,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閱讀教材“能量流動的特點”一段,閱讀完后,可以討論一下這些問題。(待同學們閱讀完后)現在請一位同學概括一下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和逐級遞減。為什么是這樣呢?請繼續回答。 講述:對于單向流動來講,是說能量只能從前一營養級流向后一營養級,而不能反向流動,可以理解為肉食動物以植食動物為食,植食動物不能以肉食動物為食。植物與植食動物的關系也是如此。對于逐級遞減來講,也是教材的第二個問題,一個營養級同化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流向下一營養級,除了自身呼吸消耗外,還有一部分未被下一營養級利用。這就決定了能量越流越少。
在賽達伯格湖,第二營養級只獲得第一營養級同化能量的13.5%,第三營養級只獲得第二營養級同化能量的20%,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級間的傳遞效率只有10%~20%,那么,其余
80%~90%的能量哪里去了?請一位同學回答這個問題。
講述:對,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釋放,還有一大部分未被利用。未被利用的,可以理解為后一營養級不能利用的(如荒地中的草根)和后一營養級能利用而未利用的(如羊不可能將草地的草吃凈。這些未利用的能量除少量被分解者分解釋放外,它們或者進入別的生態系統,如被河水沖向海洋,或者沉積在湖底成為有機質沉積物,或者仍然是前一營養級的生存個體,保持了前一營養級的生產能力。
提問:在賽達伯格湖一個營養級所同化的能量,是怎樣分配的?
是未利用的>呼吸的>下一營養級同化的>分解者釋放的。提問:能量金字塔是什么含義?如以生物個體數量表示有無例外?(請一位同學回答)講述:研究能量流動的意義在于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有益的部分。比如草原怎樣放牧產畜量高而草原又不退化?農作物怎樣才能給人類提供更多的產品?教材中提到的辦法就是一個好辦法。假如給你一個池塘,你該怎樣經營,才能最大獲益?請大家討論。(討論后請幾個同學闡述他們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