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教案
(2) 說明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在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中實現的,而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在階級社會中主要是通過階級斗爭的形式,在社會主義社會里主要是通過改革來實現。人
236
類社會基本矛盾運動過程,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從相適合到不相適合,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從相適合到不相適合,然后通過變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使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與生產力發展相適合的過程。生產關系及上層建筑的變革,在階級社會里√是通過階級斗爭實現的。這是因為在階級社會中,處于統治地位的階級,總是要維護本階級的利益。當舊的生產關系、上層建筑不再適合生產力發展要求時,代表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階級力量要求社會變革,當這種變革的要求還沒有觸及統治階級根本利益時,統治階級可以進行一些變革,以緩解社會矛盾,維持自己的統治。但是,這種變革的要求觸及統治階級根本利益時,統治階級會千方百計阻礙這種變革的要求,由此產生階級沖突。這種階級斗爭最終是以代表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新的階級戰勝沒落階級,建立起與生產力發展相適合的新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為結果。人類社會也就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所以,馬克思主義認為,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3) 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可以通過社會主義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加以解決,即通過改革的形式加以解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同樣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社會主義社會也是在這兩對矛盾的相互作用下向前發展的。但與階級社會不同,這兩對基本矛盾不再表現為對抗性矛盾,而是一種非對抗性矛盾,矛盾沖突不需要通過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力沖突、你死我活的階級斗爭方式來解決,而是能夠通過改革,通過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發展和完善來解決。這是因為,社會主義社會建立起公有制為基礎的經濟關系,人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執政黨代表著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會發展中出現的矛盾,完全可以通過改革的方式來解決?傊,社會基本矛盾仍然貫穿在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全過程,社會主義社會也是在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中發展的。社會主義社會同樣也會經歷不同發展階段,不斷走向更高的發展階段。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進行的改革,就是解決社會基本矛盾的過程。通過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為生產力發展開辟廣闊的道路。
5.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活動是人類的基本活動,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正是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中,人才把自己與自然界區別開來,使人脫離了動物世界成其為人;也正是在實踐活動中,人不僅改造了世界,還創造了一個新世界,一個屬于人類的世界;實踐活動對人類社會發展具有決定作用,而實踐的主體,則是千百萬人民群眾。這是因為人類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靠個人的力量是根本無法實現的,只有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才推動歷史的發展,“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
(1) 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之所以是歷史的創造者,從根本上講,就在于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人類要生存和發展,就需要吃、喝、穿、住、用等必需的物質生活資料,人們只有在首先獲得這些物質生活資料的前提下,才能從事政治、科學和藝術等其他社會活動,而物質生活資料的獲得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勞動。同時,勞動群眾在生產活動中不斷積累經驗,改進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創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為社會的發展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這里所講的勞動群眾,包括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