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教案
21
3.柏拉圖(公元前427一前347)
古希臘哲學家。生于雅典。蘇格拉底的弟子,亞里士多德的老師。他曾在雅典創辦學園,收徒講學,逐步建立起歐洲哲學史上第一個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他也是歐洲哲學史上第一個有大量著作傳世的哲學家。他提出世界的本源是“理念”,現實中的事物都是“理念”的摹本。人的知識來源于對“理念”的回憶。柏拉圖的哲學思想對后世影響很大,有人說,柏拉圖之后的歐洲哲學思想都是對柏拉圖思想的注腳。
4.黑格爾(1770—1t53l )
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家,客觀唯心主義者、辯證法大師。生于斯圖加特,卒于柏林。出身于官僚家庭。曾在圖賓根神學院學習哲學和神學。大學畢業后,做過幾年家庭教師。后任報紙編輯、中學校長、大學講師、教授和柏林大學校長。黑格爾是在法國革命的直接影響下成長起來的,青年時朝氣蓬勃,非常激進。他還深受著名詩人歌德的影響。1818年,他到柏林大學任教后,公開美化普魯士專制制度,號召人們同現實妥協。盡管如此,他仍對思想激進的青年大學生深表同情和支持,甚至承擔風險營救被捕青年。他在柏林期間仍然忠于自己哲學的根本原則,終身肯定法國革命的偉大意義,并力圖從哲學上論證法國革命掀起的歷史新浪潮勢不可擋。
他還是個淵博的學者,講授過數學等課程,研究過天文學、光學和力學等自然科學。主要哲學著作有《精神現象學》《邏輯學》《哲學全書》《法哲學原理》《美學講演錄》《哲學史講演錄》((歷史哲學講演錄》等。黑格爾把康德開創的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推向頂峰,創造了歷史上最為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同時,他自己的哲學體系中,也具有大量的、豐富的和創造性的辯證法思想。黑格爾認為,絕對精神是宇宙萬物的本質和基礎,是世界的核心和命脈。絕對精神通過自我運動辯證地發展,從精神、純思維開始,經過自然發展轉化為物質世界,然后又回歸到精神、思維。他并以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論述了精神發展的三個階段。他還詳盡而生動地闡述了辯證法內容的許多方面,如矛盾是發展的內在根源,發展是由量到質和由質到量的轉化,發展是否定之否定的思想,真理和人的認識是辯證發展的過程等。黑格爾的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源之一。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了黑格爾哲學,吸取了其辯證法的合理內容,創立了唯物主義辯證法。
(三) 相關資料選輯
1.牛頓思想中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因素對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積極作用
牛頓(1642—1727)作為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自發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傾向是明顯的。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他提出了四條自然哲學的“推理法則”。這些法則的基本思想是:自然界存在著確定的內在因果規律性,自然界具有客觀的統一性,“對于自然界中同一類結果,必須盡可能歸之于同一種原因”;物的普遍屬性是它自身固有的,觀察和實驗是科學研究的出發點,也是檢驗研究結果的依據。這些都說明牛頓承認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性和可知性,承認科學實驗與自然現象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辯證關系,承認實踐在科學認識中的決定作用。盡管這些思想是不穩定、不徹底的,但畢竟是他取得偉大科學成就的決定性的世界觀原因。這點在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中表現得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