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教案
例如,關于“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這一問題的教學。對于沒有學習過“實踐”、“認識”、“意識”等哲學概念的學生來說,講清楚上述問題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在處理上述問題時,不要展開具體概念,能夠講清一般道理就可以了。教師可分為兩步組織教學活動。
第一步,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收集資料。一方面,可以尋找富有哲學寓意,充滿智慧的至理名言和成語;另一方面,請學生查找這些成語或名言警句的出處,典故、歷史事件的背景資料。
第二步,組織學生討論歸納。教師在組織學生歸納生活實踐中的哲理、人生的至理名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人類的智慧、人類的思想精華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有什么關系”,指導學生分析人類的智慧與生活實踐、與人自身的關系,就容易得出“哲學智慧源于社會實踐”的結論。教師可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這些“人類的思想精華與人的思維活動有什么關系”(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的實際情況,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查找哲學史資料,看不同時代哲學家的經典之作與當時當地生活實踐、與當時當地人們的思維水平有什么關系),引導學生得出“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边@樣做,既鞏固課本知識,拓展思維,也領略人類的智慧和哲學的魅力。
關于“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其核心是說明哲學是智慧之學,愛智之學,意在強調哲學對人生、對社會生活發展的積極作用。由于學生對哲學的觀點和道理缺乏了解和認識,建議教師選材并進行分析。
3.鼓勵探究和爭辯
哲學,來源于實踐,指導實踐。教學中要設計一些有助于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研究性和探究性方案,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進行反思,體會哲學智慧,提高理論聯系實際學好哲學的能力和水平。教師可組織各類活動并在學生中展開討論,揭示其中體現的道理和智慧,積極引導。在討論中,要鼓勵學生主動發言,及時發現并抓住思維的亮點,讓學生分別概括出道理,一一對應寫在黑板上,使學生體會到在我們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有許多等待提取的經驗和智慧。
16
例如,關于“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建議教學中從生活常識引入,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感受和經驗進行討論。可以從對生活的看法和觀點形成過程說起,再拓展到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對整個世界的看法和觀點的形成。人們要處理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就要接觸具體事物,對具體事物提出具體的看法,久而久之,這種看法就會形成對這類事物的觀點,并以此觀點為指導,形成相應的方法,去處理問題。有了以上內容作鋪墊就可以進一步提示學生,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時對具體事物的看法和觀點就會形成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關于具體看法、具體觀點到總的看法、根本觀點的過渡,是小道理和大道理的關系。生活中有許多小道理,小道理集中成了大道理,這就是世界觀——人們對整個世界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三) 探究活動操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