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思品身邊的朋友
(2)自白。(仿照上面“電話亭的哭訴”的形式,學生在前面交流調查結果的基礎上,通過“自白”介紹公共設施被損壞的情況及其危害性。)
小結:傷害了這些生活中無聲的好朋友,最終受傷害的其實是我們的健康方便的生活,甚至是我們自己!
設計意圖:“體驗式學習”即使學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通過角色的體驗,賦予公共設施人性化,使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引導他們去感受、去考察、去經歷,最終達到一種自我感悟、自我認識、自我升華的內化效果。
活動四、談話悟理,精心呵護“朋友”的情誼
1.“朋友”我們不能沒有你
(1)根據你的了解,公共設施被破壞以后,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危害?
(小組內先互相交流調查的資料,然后全班進行交流。如路邊休息椅被損壞,人們走累后無處歇息;路燈被損壞,天黑容易摔倒等)
(2)一個“窨井蓋”引發的血案
讓我們再聽一組令人觸目驚心的數據! (師補充課外資料)
①xx年,某市共受理道路窨井蓋丟失報告2492起,處置無蓋窨井2427個,平均每天有7個窨井蓋丟失,最多一天丟失窨井蓋21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23萬余元。
②某工地內的一個“開口”窨井吞噬4歲男孩周強的生命。
某飯店附近的一窨井蓋丟失,年近七旬的王師傅騎著電動車從此經過,不慎一頭栽下。到下午2點先后有三人掉入窨井。
(3)一個小小的窨井蓋的缺失,卻造成這么多人間慘劇,聽到這些,你有什么感想 ?
(公共設施雖看似毫不起眼,卻與我們密不可分,我們的生活少不了它;對破壞公共設施的人強烈譴責,自己絕不效仿。)
小結:公共設施的損壞,不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還讓國家財產遭到破壞,甚至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破壞公共設施,不僅是不文明的行為,嚴重甚至是違法行為,需受到法律的制裁。
2.“朋友”讓我們來幫幫你
(1)公共設施破壞后,給人們造成的危害是難以估量,請看他們是怎樣做的!
(課件出示:小朋友a正在給臟兮兮的公共設施“洗澡”;
小朋友b正在勸阻一位老奶奶將被子晾曬在運動器械上;
小朋友c發現破壞、偷盜窨井蓋事件,及時向市政管理部門舉報;小朋友d正在寫倡議書呼吁所有人都自覺愛護公共設施,
動畫中的公共設施又重新露出了開心的笑臉。)
(2)師現場采訪:小朋友們如此熱情地幫助我們的“朋友”,真值得我們學習!如果你看到下列的情況,會怎么做呢?
(課件依次出示:電線桿上的廣告;用腳踢廢物箱;馬路邊的消防栓在流水等)
(幫助清理;進行勸阻;電話舉報;設計宣傳畫,標語等)
師小結:同學們,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珍愛這些不說話的“朋友”!
師總結:社區的公用設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是我們的朋友,愛護設施、建設美麗的社區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希望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開展一次幫助“朋友”的活動,可以為“好朋友洗洗澡”,也可以組織督導小分隊,開展假日活動,比如雙休日上街做宣傳,檢查公用設施的情況,發現問題可以向街道辦事處或派出所反映。將言語落實到行動中去!
(樂聲起,師生、生生手拉手和著音樂唱: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我們大家手拉手。你來幫助我,我來關心你,我們大家是朋友!)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數據使學生感受到破壞公共設施后造成的危害,從心底深處產生愛護公共設施的欲望,而所有的教學活動,還是以回歸生活為最終目的,學生的品德素質只有在現實的生活實踐中才能表現出來,才能真正體現教學的效果。因此,在本節課的結束,設計了讓學生制定愛護公共設施的計劃,并付諸于行動,這樣就使本堂課成為學生愛護公共設施的開始,而不是保護公共設施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