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教科版)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對自己說“不要緊”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問題、沖突、壓力和挫折。
2、學習用一些簡單的方法調節自己,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
活動準備
一面小鏡子、萬花筒、臉譜圖。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老師出示京劇的臉譜圖(怒發沖冠的樣子):我們什么時候有這樣的心情?
學生說說令自己生氣的事。
教師:生活中確實有許多磕磕碰碰的事,我們常說“牙齒碰到舌頭,鍋碗碰著勺”,如果我們為此生氣,每天都不會有好心情,實在是太難受了。
二、學說“對不起”
1、我們可以嘗試面帶笑容地面對這些令人生氣的事,你能有什么辦法?
2、學生討論
3、教師出示情境,學生學著處理不愉快的事。
組圖一:女孩的裙子被男孩弄濕了。
組圖二:小美指責琦琦弄丟了她的廣播稿。
學生按照情境表演對話,化解矛盾。
4、你們的秘密武器是——先讓我說“對不起”。
5、學生自由說生活中類似的事情,你會怎么做呢?
三、把生氣丟在一邊
1、出示小美與爸爸的對話,和好朋友鬧了矛盾,小美十分生氣。
2、錄音播放快樂寶貝的話:“你想和我一樣快樂嗎?那就把自己變成對方,換換位置,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一想吧。”動畫演示小美變成琦琦,她受了委屈的樣子:“每次小美性子急,找不到東西,其實我也為她著急呀。”小美覺得很后悔,她會怎么想?
3、學生代小美反省自己。
4、快樂寶貝贊揚孩子們:“你們真聰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5、試試自己的忍耐力:弟弟又把你的書弄壞了,你怎么辦?
是生弟弟的氣,不理他?可是他還小,不懂事。或是批評弟弟,他能聽懂嗎?
還是做完作業就把作業本收好,讓小弟弟找不到,他想亂涂鴉,我給他找個草稿本吧。
6、用你的經驗告訴同學:生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不如不生氣,心平氣和地想辦法。
四、聽故事,悟事理
1、教師講故事《釘子》。
2、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當我們對別人發脾氣的時候,就是往別人心里釘釘子,多疼!
五、當當小醫生
生氣的時候怎么辦?請你當小醫生,給“生氣”這個病開個處方吧!
學生開處方。
按照處方做一做。
如看萬花筒,把不高興的事拋開。
對著鏡子說話,把生氣的事說出來,等等。
第二課時 我的開心日歷
活動目標
1、找到使自己開心、快樂的辦法。
2、學會自我調節的方法,能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對待一些問題。
3、知道時刻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情,一定對成功有幫助。
活動準備
小筆記本、笑的臉譜圖、一枚紅色戒指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漫畫出現愁眉苦臉的夫婦倆:他們有兩個女兒,一個賣傘,一個賣布鞋。他們下雨天為賣布鞋的小女兒犯愁,晴天為賣雨傘的大女兒犯愁,沒有一天有好心情,沒過上一天的安穩日子。
2、你有辦法讓老夫婦快樂起來嗎?
3、學生發言(換種想法,他們就會高高興興的了)。
二、培育心中快樂的小花
1、教師:你能用快樂的心情看待并不值得高興的事嗎?試試看。
2、課件出現三組活動圖:我們換換想法,下面的情況,你會怎么做?
秋游時,還沒到目的地,我的水只有半瓶了。
我的紐扣扣錯了,多難為情呀!
我參加長跑得了第二名。
3、根據學生回答,出示三組課件總結:
換個想法,就會高興起來。
作了傻事,和大家笑一笑,就不會難為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