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教科版)
活動準備
采訪各科老師、別班同學,寫下采訪記錄。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1、用一種或多種色彩形容自己的集體,涂上顏色,說說不同顏色的象征意義。
2、說說自己心目中的班集體是怎樣的集體,可記下體現班風的一個小故事或同學們的一句共同格言,認識班級的優點和不足,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3、交流采訪稿。
請學生匯報各自的采訪結果,聽聽在老師、同學和學校其他工作人員心中,我們的班級是怎樣的?
思考自己心目中和別人心目中的我們班集體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時候不同?
4、有條件可以進行現場采訪,聽聽其他人的評價,也可請教在場的其他人,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有哪些不足需改正?
5、想一想:我們的不足在哪里?我們應該怎么做?準備怎樣克服困難?
6、制定約定。把各種意見收集起來,制定出全班共同的約定。
7、宣讀約定。
8、“制作班級手冊”。
(1)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對班級的祝愿和要求,根據自己的理想為班級選擇吉祥物,起個名字。
(2)組織大家討論,哪些內容可以收入班級手冊當中:如班級的所有成員名單、同學的活動、老師的話、取得的榮譽和獎勵、同學之間相互幫助的事例、感人的事跡、大家共同的理想,以及為實現理想制定的約定,等等。
(3)組織學生合作完成。
第三單元 購物有學問
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比較商品的不同價格,學習選購商品的初步常識。
2、形成獨立的購買簡單生活和學習用品的能力。
3、具備初步的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具備初步的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形成獨立的購買能力。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價格的秘密
一、導入
1、師出示圖片
從這幾幅圖中,你看出了些什么?
2、自己在生活中碰到過價格變化的情況嗎?討論:商品的價格在什么情況下會變化?
二、深入探究
1、制作一個調查表,可以根據調查的內容,把“商場”一欄換成“時間”“品牌”等。
2、按照表格所列的方法調查商品價格的變化。
讓學生明白價格是變化的,購物場所不同,時間不一樣,價格不一樣,如果了解了其中的奧秘,就能買到比較實惠的商品。
三、拓展
小小辯論會,你贊成哪種觀點?
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
價廉物美,便宜也有好貨 。
四、總結
[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買東西看什么
社會實踐
一、成立小分隊,自取隊名,自設隊標,自定調查項目。
1、訪問:訪問家長或其他人,請他們談談辨別物品的經驗,要訪問那些買到過假貨的人,他們在買到假貨后采取的行動。
2、查詢:可到圖書館、資料室查詢相關書籍、資料,摘錄其中的相關內容,也可直接利用電腦上網搜索,獲取更新、更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