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上冊全冊導學案3(青島版)
4、自主練習8。
找規律,學生在獨立探索的基礎上,小組討論完成。
二、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三、布置作業。
提前預習下一課。
3課題 信息窗2---觀光旅游
教學內容:除加(減)混合運算,教材第112—114頁。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體會一個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減)法時,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減)法運算順序的合理性。
2、在具體情境中提出能運用除加(減)混合運算解決的問題;并能結合具體情境,簡單表述解決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有條理第思考問題。
3、建立學習的信心,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進一步學習除加(減)混合運算,理解算理。
教學難點:進一步學習除加(減)混合運算,理解算理。
教學方法: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出示情境圖,請大家仔細觀察,你都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發現圖中的數學信息。)學生觀察并回答所看到的信息。
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我們先來幫助小朋友們解決一下他們遇到的困難。誰能說說看,他們遇到了什么困難?
學生答:他們不知道還差幾條船。
師:還差幾條船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你能找到需要的信息嗎?
小組合作,找出解決問題所需要的信息,然后集體交流。
師:同學們真棒,差幾條船呢,你能幫他們算一算嗎?
學生獨立探索,全班交流。
學生邊展示邊講解,可能有一下方法:
①45÷5=9(條)9-8=1(條)
②45÷5-8=1(條)
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兩名同學的算式哪里相同,哪里不同?
師小結:當算式里有除法和減法時,應該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活動二、繼續觀察,提出并解決新的問題。
師:從圖中,你還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獨立觀察畫面,尋找信息,并能提出數學問題。
師:請大家嘗試自己解決。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讓不同算法的學生在黑板上板書并講清自己的思路。
活動三、觀察分析比較,得出結論。
師:請大家觀察黑板上的這幾組算式,你能發現有什么共同點嗎?
師:當有除法和加減法時,應該先算什么?
學生觀察后自由發言。
師總結:在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減)法,先算除法。
活動四、練習鞏固。
師:請大家完成教科書第113頁自主練習題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說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
活動五、 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認為自己有什么收獲,或者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較好?
引導學生自我評價。
板書設計:在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減)法,先算除法。
教后反思:在講解的過程中同學們基本上能夠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規律,但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又顯得有些亂,計算順序容易出現問題。
4課題 我學會了嗎
教學內容:課本113-114頁內容。
課型:練習課。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體會一個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時,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運算順序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