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上冊教案(表格式)
教學反思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課 題保護雞蛋
教學目標1. 能動手對材料進行簡單的加工;2. 嘗試根據材料的特征進行創造性地運用;3. 能畫出表達明確的設計示意圖;4. 體驗到選擇合適的材料對制作物品的重要性;5. 意識到用科學知識能解決很多問題;6. 知道要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選擇相適應的材料。
重 點研究如何保護雞蛋。
難 點設計保護雞蛋的示意圖。
教 具材料:雞蛋(或其他易碎物品)、銅片、細鐵絲5~10根、鋁片、塑料、玻璃片、陶瓷片、石頭塊、木條 4~8根、報紙、邊長50cm左右的方布1塊、細線1卷等。
方 法
教學過程一、引入:師:“在生活中有許多東西很容易摔壞。你們知道哪些物品很容易摔壞嗎?”“那我們怎樣保護它們不被摔壞呢?”二、探究內容:1. 提出研究問題。•教師把一個雞蛋舉過頭頂,準備讓它落地。問:“老師把雞蛋這樣放下來,你想會怎樣?”問:“假設我們想讓雞蛋從高處落下,又不想讓雞蛋摔壞,應該怎樣保護它呢?”2. 選擇材料用來制作雞蛋保護器。•選用什么材料、采用什么方法來制作雞蛋保護器呢?•讓學生選材料:銅片、鐵絲、鋁片、塑料、玻璃片、陶瓷片、石頭塊、木條、報紙、方布、細線。•師:“請你們設計制作一個雞蛋保護器。”•畫出雞蛋保護器的示意圖。•交流每個組的雞蛋保護器方案,說說“為什么要選擇這些材料?”3. 制作雞蛋保護器。分組制作,教師巡視。4. 用雞蛋保護器做保護雞蛋的實驗。•學生分小組實驗。教師提示:用比較柔軟的紙或布、泡沫塑料把雞蛋包裹起來,裝進雞蛋保護器里。實驗時可以先讓雞蛋在較低處降落,逐步提高雞蛋落地的高度,當打到一人高時,實驗算成功了。5. 設計雞蛋保護裝置。•師:“有時我們需要運送幾十只雞蛋,請你設計一個輕巧的手提裝置,能方便安全地運送這些雞蛋。”•用汽車送成批的雞蛋時也要保證雞蛋的安全,請你設計一個用汽車運送成批雞蛋的裝置。三、全課總結。四、課后拓展。設計一個用汽車運送成批雞蛋的裝置。
教學反思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課 題材料進步的歷程
教學目標1. 能對提供的材料進行研究,發現一些有效信息;2. 意識到科學技術是不斷發展的;3. 能按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給材料分類;4. 了解材料的進步歷程;
重 點知道人們對布料進行了怎樣的改進。
難 點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的區別。
教 具材料:眼鏡、雨鞋、剪刀、棉衣、磨刀石、泡沫塑料、木凳子。教師準備:衣服發展過程、玻璃、鋼鐵用途的掛圖或幻燈片、課件。
方 法
教學過程一、引入:師:“我們見過哪些材料?”“這些材料都是自然界里原本就有的嗎?”二、探究內容:1. 建立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的概念。•認真觀察下面的物品:眼鏡、雨鞋、剪刀、棉衣、磨刀石、泡沫塑料、木凳子。“它們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制作眼鏡的玻璃哪里來?在自然環境中能找到玻璃嗎?制作木凳子的樹木哪里來?在自然環境中能找到樹木嗎?”……•天然材料的概念:像棉花、樹木那樣“可以直接制作物品”的材料叫天然材料。人造材料的概念:像鋼鐵、塑料那樣地球本身沒有,而是由人類制造、合成加工而來的材料叫人造材料。2. 找找生活中的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在教室里、家庭里找一找,哪些物品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是用人造材料制成的?•師:“你還見過哪些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3. 理解使用人造材料的好處。在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人們大量使用人造材料,人造材料有什么好處?4. 布料進步的歷程。•從遠古時期到現代,人們的穿著經過了一個怎樣的發展過程?•分小組討論:(1)原始人一般只能穿什么材料做的衣服?用獸皮、樹葉做衣服有什么不好?(2)古代人穿的衣服一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和原始人穿的衣服相比,有什么進步?還有哪些不滿意的地方?(3)現代人做衣服的布料有哪些?這些衣服具有哪些功能?(4)特種場合對衣服有特殊的需要,在太空環境中穿的宇航服有什么特點?(5)人們對布料進行了怎樣的改進?•交流。•小結:布料的進步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新的布料不斷被開發出來,人們所選擇、使用布料的功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供選擇的布料數量很多,能夠滿足所有人的需要。5. “玻璃、鋼鐵與生活”討論會。學生分小組討論下面問題,然后交流。•你知道玻璃是怎樣做成的?•我們的生活中哪里用到了玻璃?•假如沒有玻璃,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假如沒有鋼鐵,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三、全課總結。四、課后拓展。猜測未來布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