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上冊教案(表格式)
教學反思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課 題陽光下的影子
教學目標1. 會持續觀測影子長度的變化過程;2. 能進行簡單的測量與記錄;3. 能根據研究的需要選擇相應的記錄方法;4. 能認真細致地觀察陽光下物體的影子;5. 通過對陽光下竿子和影子的研究,意識到自然界中的一些變化是相互關聯的;6. 認識到陽光下物體的影子是變化的;7. 知道太陽光沿直線傳播,物體擋住了陽光就會形成影子;8. 理解陽光與物體、物體與影子的關系。
重 點研究陽光下影子的特點。
難 點能測量好物體影子的長度。
教 具師備:課前考察好教學地點,事先布置好場地。生備:竿子、尺子、活動記錄本。
方 法
教學過程一、引入:師:“同學們, 你們知道太陽的光線以大約30萬千米/秒的速度傳播到地球上,太陽給我們送來了陽光,同時也帶來了影子。今天,就讓我們對這個平常的自然現象作一番科學的探究吧!”二、探究內容:1. 觀察影子。(1)討論。① 我們已經知道了影子的哪些秘密?② 關于影子,我們還能提出哪些有價值的問題?(2)觀察影子。① 討論觀測記錄的方法。② 準備觀測記錄活動的材料和工具。③ 到戶外進行觀測記錄活動。將觀測結果填在書上p25的表格上。④ 將竿子和開始測量時影子的長度表示在方格內,用直線把竿子和影子的頂端連接起來,能有什么發現?2. 陽光下影子的特點。(1)討論。① 比較、分析各組觀測影子的記錄情況。② 把幾個小組的方格圖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有什么發現?(2)交流新的發現。① 你們發現了哪些現象和問題?② 你們發現了陽光下的影子有什么共同特點?③ 你能說說太陽、物體和影子三者的關系嗎?(三者的位置始終在一條直線上。)(3)交流收集的資料。三、全課總結。四、課后拓展。1、 你能通過影子的特點聯想到陽光的傳播問題嗎?2、 你還有什么想法?
教學反思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課 題改變陽光的傳播路線
教學目標1. 能與同學合作設計一種讓陽光照亮陰影里的小球的方法;2. 能進行簡單的模擬實驗;3. 能根據研究的需要選擇相應的研究方法和工具;4. 能與同學愉快合作進行科學探究;5. 意識到改變光的傳播路線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6. 認識到借助一定的物體可以改變光的傳播路線;7. 了解光的發射與折射;8. 知道一些改變光的傳播路線在生活中應用的例子。
重 點照亮陰影里的小球。
難 點能解釋觀景箱中看到的現象。
教 具分組材料:學生活動記錄本,小木板1塊、紙板1塊,塑料板1塊,玻璃板1塊,平面鏡1面,乒乓球1個,自制觀景箱1份。
方 法
教學過程一、引入:師:“白天,當陽光照耀大地的時候,我們能清楚地看到這個美麗的世界,世間萬物在陽光的照射下,各顯風姿。”“陽光照射到物體后會自然產生影子。你們有辦法改變陽光的傳播路線,照亮陰影里的小球嗎?”二、探究內容:1. 照亮陰影里的小球。(1)討論。① 如何照亮陰影里的小球?② 選用什么工具?(2)探究活動。① 用平面鏡的反光作用?② 交流探究活動的體會和想法。(3)拓展活動。① 什么是平面鏡的反光作用?② 利用平面鏡的反光作用,設計一件物品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2. 自制觀景箱。(1)看圖了解制作方法。(2)利用提供的材料,制作觀景箱。(3)解釋從觀景箱中看到的現象。(4)在學生記錄本上畫出光線在觀景箱中走過的路線。三、全課總結。四、課后拓展。利用這一原理制作課后其他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