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上冊教案(表格式)
教學反思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課 題健康需要新鮮空氣
教學目標1. 引領學生探究呼吸對生命的重要意義;2. 認識人體呼吸器官,對人體呼吸的過程有大致的了解;3. 通過比較呼出和吸入的氣體有什么不同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4. 教育學生愛護自己的呼吸器官。
重 點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呼吸。
難 點分辨吸進和呼出的氣有什么不同。
教 具人體呼吸器官的掛圖或多媒體課件、模擬呼吸裝置。分組實驗材料:集氣瓶、玻璃片、乳膠管、水槽、火柴、細竹棍。
方 法
教學過程一、引入:師:“我們的生命除了需要食物、水,還需要什么呢?如果你們生活在空氣污染很大的地方會怎樣?”二、探究內容:1.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呼吸。(1)體驗活動:把手放在鼻子前面,用手掌對著鼻孔,感覺到自己在呼吸。(2)體驗活動:感覺我們一刻也不能停止呼吸。(3)講解我們為什么要呼吸,為什么每時每刻都要呼吸。2. 認識呼吸器官。(1)體驗活動:我們在呼吸時,胸、腹部有什么變化?(2)討論交流:呼吸器官有哪些?在圖上標出它們的名稱。(3)小結:人體的呼吸器官由鼻、喉、氣管、支氣管和肺組成。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其余器官是氣體的通道——呼吸道。肺分左肺和右肺,肺里面有許多肺泡,總數幼.5億個,如果把肺泡展開,表面積可達55平方米-70平方米。肺泡表面密布毛細血管網。(4)用多媒體課件或教具模擬演示肺如何進行呼吸。(5)計算我們一晝夜需要多少新鮮空氣。3. 吸進的氣體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1)討論:怎樣收集這兩種氣體?它們會有什么不同?怎樣比較它們有什么不同?(2)指導實驗操作。(讓學生看看書上的操作方法和步驟,然后教師提出實驗要求和注意事項,并進行演示。)(3)學生分組實驗。(按書上的實驗方法進行操作,并記錄實驗結果。)(4)匯報、交流。實驗中出現了什么不同的現象?實驗結果說明了什么?我們的猜測正確嗎?(5)閱讀資料。讓學生閱讀教材上提供的資料,并對照自己的猜測,看看是否完全正確,什么地方需要修正。4. 小結。人的呼吸實際上是進行氣體交換,如果沒有氧氣,人體的生命活動就會停止。三、全課總結。四、課后拓展。如果較長時間呆在人多而空氣不流通的房間,會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教學反思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課 題關心我們周圍空氣的質量
教學目標1. 引領學生開展考察空氣質量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關注周圍環境的意識;2. 記錄一周的空氣質量報告,初步學會看空氣質量報告,養成關心空氣質量的習慣;3. 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他們綜合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判斷周圍空氣質量是否受到污染的能力;4. 增強環保意識,積極參與到創建優美校園、社區、街道、城市的活動中,用實際行動保護環境;5.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重 點根據空氣質量的好壞判斷空氣污染的程度。
難 點激發學生關注周圍環境的空氣質量。
教 具空氣質量預報的多媒體資料或圖片。周圍環境空氣質量考察記錄表。有關空氣質量與人體健康的資料。測試空氣質量的簡單材料和儀器。
方 法
教學過程一、引入:師:“健康生活需要新鮮的空氣,我們周圍環境中的空氣怎么樣?是否受到了污染?這是我們人人都關心的!倍⑻骄績热荩1. 關心我們周圍空氣的質量。(1)“健康生活需要新鮮的空氣,我們來說說周圍空氣質量的好壞對我們的健康有什么影響。(空氣質量差就表示空氣中混入了許多對人體有毒有害的氣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還有粉塵、煙塵等顆粒物。人體如果吸入二氧化硫,會影響呼吸道,使呼吸道系統功能受損;吸入二氧化氮可對肺組織產生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從而引起肺水腫。對于兒童來說,二氧化氮可能會造成肺部發育障礙。可吸入顆粒物呢功能隨人體呼吸作用深入肺部,產生毒害作用。)例如英國倫敦煙霧事件:1952年12月5-8日,一場災難降臨了英國倫敦。地處泰晤士河河谷地帶的倫敦城市上空處于高壓中心,一連幾日無風,風速表讀數為零。大霧籠罩著倫敦城,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煙粉塵在無風狀態下蓄積木散,煙和濕氣積聚在大氣層中,致使城市上空連續四五天煙霧彌漫,能見度極低。在這種氣候條件下,飛機被迫取消航班,汽車即便白天行駛也須打開車燈,行人走路都極為困難,只能沿著人行道摸索前行。由于大氣中的污染物不斷積蓄,不能擴散,許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難,眼睛刺痛,流淚不止。倫敦醫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劇增而一時爆滿,倫敦城內到處都可以聽到咳嗽聲。僅僅4天時間,死亡人數達4000多人。就連當時舉辦的一場盛大的得獎牛展覽中的350頭牛也慘遭劫難。一頭牛當場死亡,52頭嚴重中毒,其中14頭奄奄待斃。2個月后,又有8o00多人陸續喪生。這就是駭人聽聞的“倫敦煙霧事件”。釀成倫敦煙霧事件主要的兇手有兩個,冬季取暖燃煤和工業排放的煙霧是元兇,逆溫層現象是幫兇。倫敦工業燃料及居民冬季取暖使用煤炭,煤炭在燃燒時,會生成水(h2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碳氫化合物(ch)等物質。這些物質排放到大氣中后,會附著在飄塵上,凝聚在霧氣上,進入人的呼吸系統后會誘發支氣管炎、肺炎、心臟病。當時持續幾天的“逆溫”現象,加上不斷排放的煙霧,使倫敦上空大氣中煙塵濃度比平時高 10倍,二氧化硫的濃度是以往的6倍,整個倫敦城猶如一個令人窒息的毒氣室一樣。可悲的是,煙霧事件在倫敦出現并不是獨此一次,相隔xx年后又發生了一次類似的煙霧事件,造成1200人的非正常死亡。直到70年代后,倫敦市內改用煤氣和電力,并把火電站遷出城外,使城市大氣污染程度降低了80%,駭人的煙霧事件才求在倫敦再度發生。(2)怎樣知道我們周圍的空氣是否受到污染?(3)學習如何看空氣質量報告。•平時看到或聽過環境空氣質量報告嗎?空氣質量報告有哪些內容?分別代表什么意思?•講解一些空氣質量指數的含義。(環境空氣質量有三方面的內容,一是空氣、污染指數;二是首要污染物;三是環境空氣質量等級。污染指數越大,空氣質量等級就越高。空氣質量一級為優;二級為良好;三級為輕度污染;四級為中度污染;五級為重度污染。)•出示某日我過各省會城市的空氣質量報告,讓學生說說各個城市的空氣質量情況。(4)怎樣用感官觀察周圍環境空氣是否受到污染。•除了看環境空氣質量報告,我們還有什么辦法知道周圍環境的空氣是否受到污染?(可以用眼睛觀察遠處的物體,如果空氣里的粉塵、煙霧等顆粒物污染嚴重,遠處本來可以看見的物體就看不清楚了,天空灰蒙蒙的;樹葉上、建筑物上就積有較多的塵埃;把濕潤的紙巾掛起來,上面會粘有很多灰塵。如果空氣里有較多的有毒有害氣體,鼻子就能聞到刺鼻、嗆人的氣味,喉嚨會發癢,引起咳嗽。)2. 居室空氣質量的考察。(1)除了室外的空氣會受到污染外,我們家里的空氣質量怎樣?有什么事實依據?怎樣驗證我們的看法?(2)閱讀資料。(3)布置考察任務。分組對周圍環境的空氣質量進行考察,每組可選擇室外或室內的一個地方進行考察。考察前要制訂考察計劃,計劃包括考察目的、地點、內容、方法等。(4)各小組制訂考察計劃。3. 改善周圍環境的空氣質量,創建空氣清新、優美的學習環境和居室環境。(1)提出改善空氣質量,創造優美環境的建議。(2)和家人一起商議如何改善居室環境,減少居室污染。(3)用實際行動保護周圍環境空氣質量。三、全課總結。四、課后拓展。回家和家人一起商議如何改善居室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