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上冊教案(表格式)
教學反思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課 題飲食和健康
教學目標1. 知道食物是能量的來源,能量在維護人體正;顒又械淖饔;2. 通過計算我們每天需要的能量和實際攝入的能量,學習用科學的方法來判斷自己每天攝入的能量是否適當;3. 試用科學的標準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做到熱量分配合理,營養均衡;4. 對照檢查自己的飲食習慣,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重 點知道攝入的能量要適當。
難 點研究我們每天攝入的能量適當嗎。
教 具有關各種食品能量的資料,可以把它們做成圖片。讓學生課前記錄自己一天當中的食物種類及數量。
方 法
教學過程一、引入:1. 人為什么要吃食物?人的哪些活動需要能量?2. 人體維持呼吸、心跳、一定的體溫需要能量;食物在體內的消化、吸收及廢物的排泄需要能量;學習、工作、勞動、鍛煉等活動也需要能量。這三種能量消耗的比例大致50%、40%和10%。二、探究內容:1. 攝入能量要適當。(1)食物中的哪些營養素能夠給我們提供能量?能量的攝入是不是越多越好?(2)計算我們每天大致需要多少能量。2. 我們每天攝入的能量適當嗎?(1)拿出自己一天的食物種類和數量的記錄,根據教材和教師提供的食物能量表,計算自己一天攝入的能量。(2)對照標準檢查自己一天飲食的能量符合標準嗎?差不多或超過多少?(3)統計小組、全班同學中,某一天攝入的能量基本正常的有多少,不足和超過的同學有多少?(4)討論:如果長期攝入的能量相差太多或超過太多有什么不好?3. 我們的飲食科學嗎?(1)不良的飲食習慣是造成營養不良或能量過剩的主要原因,對照檢查自己是否有不好的飲食習慣。(2)這些不好的飲食習慣為什么會早成能量攝入過多或不足,我們應該怎樣才能使能量攝入適當?。5. 活動。根據能量攝入的標準和一日早、中、晚三餐能量的分配比例,試著給自己安排一周營養豐富的早餐或某一天的膳食。三、全課總結。四、課后拓展。自己安排一周營養豐富的早餐或一天的膳食。
教學反思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課 題選擇健康食品
教學目標1. 通過查閱資料、參觀、訪問、交流,使學生了解什么是健康食品、食品受污染的途徑,以及如何選擇健康食品;2. 增強學生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的意識;3. 培養學生的關擦黑能力、收集相關信息的能力和調查、交流的能力;4. 鼓勵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對有毒有害食品進行抵制和投訴舉報,使學生養成尊重和維護法律法規的意識和習慣;5. 用科學知識指導和改善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重 點怎樣選擇有利健康的食品。
難 點能運用所學知識挑選綠色食品。
教 具有關食品安全的資料,被污染的蔬菜、水果、肉、魚等食品的實物或照片。有關綠色食品標志的食品包裝袋。
方 法
教學過程一、引入:1. 師:“如果一個人能活到70歲,按每天吃300克糧食、500克蔬菜、250毫升牛奶、一個雞蛋來計算,那他這一生分別要吃掉多少食物?如果所吃的這些食物中含有對人體有毒害的成分,會有什么樣的結果?”2. 講述一個因長期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而導致人生病致死的真實事例。20世紀50年代初在日本水俁(雨)灣附近的小漁村中發生的奇聞。1953年,也是在水俁灣,有個人起初口齒不清,面部癡呆,后來耳朵聾了,眼睛瞎了,全身麻木,最后神經失常,高聲號叫而死。當時,人們不知道這是什么病。直到1956年,又有96人得了同樣的病,其中18人死亡。此后,以熊本大學為主組成醫學研究所,開展流行病學研究,并把貓死人病的現象聯系起來進行分析,終于找到了致病的根源。原來,這是由于攝入富集在魚類、貝類中甲基汞而引起的中樞神經性疾病。如果短時間內攝入甲基汞1000毫克,就可出現急性癥狀(如痙攣、麻痹等),并很快死亡;如果短期內連續攝入500毫克以上的甲基汞,就可相繼出現肢端感覺麻木、中心性視野縮小,語言和聽力障礙,運動失調等癥狀。那么,甲基汞是從哪里來的呢?原來,建在水俁鎮附近的一家氮肥廠,在三四十年代相繼采用汞催化劑生產醋酸乙烯和氯乙烯,大量含有甲基汞的廢水、廢渣排到水俁灣。這些廢水、廢渣進入水體后,靠水體自凈難以消除,就使魚、貝類體內富集了甲基汞。人或貓吃了含油甲基汞的魚和貝類,就生病死亡。3. 為了身體健康,我們的飲食除了營養均衡、攝入適當的能量外,還要注意食品中是否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要吃健康的食品。二、探究內容:1. 什么是對健康有利的食品?(1)說說自己判斷健康食品的標準。(2)看教材或自己搜集的資料,讀讀什么是健康食品并相互交流。(3)健康食品是對人體健康有利的食品,具體的標準是安全、無污染、優質、有營養。(4)討論、交流。“哪些我們不能吃?哪些要少吃?為什么?”(教師可在課前做調查。)(5)小結:以上食品中“無檢疫標志的肉類、霉變的糧食、酸敗變質的油”絕對不能吃,其余食品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長期食用對身體有害,不要經常吃。(讓學生自己查找資料)2. 怎樣選擇有利健康的食品。(1)怎樣選擇有利健康的食品?(提醒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記下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如:為什么要到商品周轉快的商店購買?怎樣辨認食物的新鮮程度?)(2)討論、交流:可以從哪些方面選擇我們放心的健康食品,為什么?如果有幾種不同的保質期的食品,我們選擇哪一種比較好?為什么?(3)教師小結。(4)指導學生認識綠色食品標志,介紹了解常見的綠色食品。(5)調查:讓學生在課余到商店看看哪些是綠色食品,問問買這些食品的人多不多。留意家長買來的食品中有沒有綠色食品,記下食品名稱、商家、產地等信息。3. 報告會(或調查、走訪):請有經驗的人談談怎樣選擇蔬菜、水果、魚、蝦、肉,怎樣有效地除掉蔬菜、水果上的殘留農藥。三、全課總結。四、課后拓展。調查自己家里買的食品中有哪些是綠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