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上冊教案(表格式)
教學反思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課 題運動與健康
教學目標1. 指導學生通過對運動前后呼吸和脈搏頻率的對比,探究加強體育鍛煉的意義;2. 指導學生準確地測試、計算、對比運動前后的心跳、呼吸次數,及運動前后每分鐘吸入空氣、泵送血液的能力,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對比;3. 親歷模擬心臟舒張和收縮的活動過程,了解人體血液循環的原理;4. 嘗試對運動時心跳、呼吸頻率加快的現象做出自己的解釋。
重 點啟發學生認識體育鍛煉的意義。
難 點能準確測試、計算、對比運動前后的心跳、呼吸次數。
教 具測試運動前后心跳、呼吸頻率的記錄表、皮球、海綿、水槽、血液循環器官的掛圖或多媒體資料。
方 法
教學過程一、引入:師:“有人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兔子、鴿子從小就關進籠子里喂養。這些小動物長大后看起來好像發育正常。但是,把它們放出籠子后,兔子跑不了多遠,就會倒地;鴿子在空中飛了幾圈便栽下來。解剖分析發現,兔子死于心臟破裂,鴿子則死于動脈撕裂。”“聽了這個事例有什么想法?體育運動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什么好處?”“讓我們通過活動來探討體育運動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的意義。”二、探究內容:1. 運動起來會怎樣。(1)跑步或踢足球后我們有什么感覺?呼吸和心跳加快了嗎?我們來比較一下。(2)怎樣比較呢?怎樣測試才比較準確呢?(3)分組活動。•測試并記錄平靜時每分鐘的心跳和呼吸次數。•測試并記錄運動后每分鐘的心跳和呼吸次數。(4)交流、匯報。(5)運動后心跳和呼吸次數會加快,這是為什么?2. 為什么心跳會加快。(1)為了弄明白運動后為什么心跳會加快,我們先來了解我們的心臟。(2)(掛圖或多媒體出示)人的心臟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在兩肺之間。心臟的形狀像桃子,大小跟本人的拳頭差不多。我們平常都能感覺到心臟在不停地跳動,它是在不停地收縮和舒張,推動血液在血管里循環流動。(3)模擬心臟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反復擠壓、松開一個皮球,體會心臟肌肉的力量。•反復擠壓、松開水中的海綿,體會水被擠出和回流的變化。(4)心臟不停地推動血液在身體里循環流動有什么意義?說說自己的看法。(5)小結:血液在循環流動的過程中,把營養和氧氣輸送到身體的每個組織和細胞,同時把生命活動中產生的廢物帶到一定的器官,排出體外。3. 計算。(1)如果平時每分鐘呼吸20次,每次按吸進500毫升空氣計算,運動時每分鐘吸入的氧氣比平靜時多多少?(2)如果平時每分鐘心跳80次,每次泵送血液70毫升,運動時每分鐘泵送血液比平靜時多多少?(3)運動時吸進的氧氣和泵送的血液量都大大增加,說明了什么?長期堅持體育鍛煉對心、肺功能有什么好處?(4)小結:人體在運動時,氧氣和能量的消耗量大大增加。所以需要肺部盡快多地吸進氧氣,心臟更有力的搏動,使血液循環流動加快,以便更多更快地運輸氧氣和營養物質。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心肌發達,心臟搏動有力,使心臟輸出血液的量成倍地增加。這樣的心臟能夠擔負繁重的工作,而且工作能持久。三、全課總結。四、課后拓展。觀察了解自己的親屬和周圍鄰居中,有沒有因為加強體育鍛煉而使身體壯起來的事例,和他們進行交談,了解他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