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上冊教案(表格式)
教學反思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課 題從實驗中獲得的信息
教學目標1.通過實驗知道綠豆種子發芽需要水和適宜的溫度。2.學習整理收集到的數據,依據數據得出科學的結論。3.會運用對比實驗的思維方式,思考和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重 點匯集實驗組獲得的數據和對照組獲得的數據。
難 點運用對比實驗的思維方式,思考和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教 具匯集數據、得出結論用的表格。
方 法
教學過程一、引入師:“哪個同學愿意說說記錄了哪些數據?”二、探究內容 1.匯集數據,對數據進行處理。 (1)匯集各組數據。 (2)看看收集的時間數據是否一樣? (3)討論數據為什么會不同,該怎樣處理? 2.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1)各實驗小組報告實驗數據,每人在表格中做記錄。 (2)分析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數據有什么不同?討論數據不同說明什么問題。 (3)“ 實驗結果能證明我們的猜想嗎?”討論數據不同說明什么問題。 (4)綜合說明光、溫度和水對綠豆種子發芽的影響。 3.擴展與思考。 (1)讓學生說說教材第7頁的四項內容。 (2)填好植物生長需要的條件。 三、全課總結 師生評價各小組的數據記錄。四、課后拓展 繼續觀察綠豆的生長并做好記錄。
教學反思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課 題秋冬季的生物
教學目標認知目標:通過觀察幾種生物在秋冬季的生活,了解氣候環境怎樣影響生物的生活,生物怎樣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技能目標:培養和提高觀察能力。情感目標:學習跟蹤觀察幾種生物,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
重 點觀察動物、植物怎樣過冬。
難 點將觀察動物、植物怎樣過冬的內容具體化。
教 具觀察秋冬季的生物記錄表格,班級準備較大的表格(可以掛在墻上)
方 法
教學過程一、引入指導學生帶著下面的問題看vcd,提醒學生注意季節與動物變化的內容。(1)一年中氣候的變化。(2)春天,小毛蟲和小樹是什么樣的?小毛蟲從哪里來?(3)夏天,小毛蟲和小樹是什么樣的?(4)從春天到夏天,氣候發生了什么變化?如果小毛蟲不變它還有嫩葉吃嗎?如果我們要記錄這些變化,你會用什么方法呢?指導學生記錄的方法。二、課件出示小毛蟲變蝴蝶的圖片,說說我們對九月里的植物、動物有哪些了解(1)九月里,小樹怎么樣了?蝴蝶怎樣生活?(2)冬天呢?蝴蝶怎樣過冬?小樹怎樣過冬?明年春天還有小毛蟲嗎?(3)其他的植物、動物怎樣過冬?九月里它們怎樣生活?(4)現在已經是秋天了,冬天很快就要來臨了,讓我們去了解秋冬季里的動物和植物發生了哪些變化。指導學生注意觀察的主要內容以及記錄的辦法。三、 觀察秋冬季的生物(1)根據秋冬季的氣候猜測這些植物、動物在受哪些環境條件的影響,它們怎樣適應環境條件的變化。(2)說說自己知道的植物、動物過冬的故事。(3)我們可以選擇哪些植物、動物進行長期的跟蹤觀察?(4)看教材上觀察秋冬季生物的記錄表,明確怎樣觀察、怎樣記錄。試著記錄一些常見的內容。也可以讓學生設計適合自己的記錄表。如果有時間,指導學生確定在校園內觀察的動植物。四、 布置課外觀察
教學反思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