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熱與我們的生活教案
如果在底部加熱會出現什么現象?為什么?
生回答。
為什么在瓶口加熱小金魚還在游來游去,誰再來說一說?
生回答。
你們的意思是說下面的水是涼的,誰敢上來摸一摸下面的水究竟是涼的還是熱的?
生摸。
看來,當熱水在上面,冷水在下面時,不容易形成對流,盡管瓶口的水很熱,但下面的水仍舊是涼的,所以,魚還能自由自在的游動。
回過頭來想想開頭的實驗,哪瓶是熱水?
生回答。
究竟是不是這樣?我們再來試一次?為了節約時間,我提前在瓶子里放上了顏色和冷水,仔細看。
(一瓶熱水,一瓶冷水,熱水在下,冷水在上。)
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回答看到的現象。
看來,只有在什么情況下才容易發生對流現象?這種情況呢?
生回答。
你們的猜想是正確的。
小結:通過以上的活動,我們知道熱在水中主要是以什么方式傳遞的?
生回答。
水屬于液體,也就是說熱在液體當中是以對流的方式傳遞的,
四、遷移運用:
日常生活中,人們在很多方面都巧妙地利用了熱對流。你知道有哪些?
生舉例。
地球周圍的大氣層里有沒有對流現象呢?如果有,又是怎樣的結果呢?請同學們課下查閱資料,繼續研究熱對流現象,看誰了解得多,好不好?
板書設計:
加熱容器底部時,底部的水會上升,周圍及上面較冷的水會流過來補充,然后又被加熱上升……冷水和熱水相對流動,這樣就使水產生了對流。熱在水中主要是以對流的方式傳遞的。
教學后記:學生對于基礎知識掌握的較好,但對于實驗中的現象描述的不夠準確。
3.誰熱得快
教學目標:
1、 能用簡單測量工具(溫度計)對物體進行定量觀察,采集數據,并做簡單記錄;能對物體吸熱能力的與原因作假設性解釋,并能根據假設作簡單的驗證性實驗。
2、 樂于用學到的知識改善生活;愿意合作交流。
3、 認識不同顏色的物體吸收太陽光的能力不同。
活動準備:
黑白手套、兩只溫度計、泡沫塑料兩塊、黑白紙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夏天人們多穿什么顏色的衣服?為什么?
二、 探究活動
猜想:人們都認為穿黑色的衣服比穿白色的熱,你怎樣解釋這種現象?人們在夏天多喜歡穿白顏色衣服的原因是什么?
2、討論:你怎樣證明我們的推想是否正確?請設計一個實驗。
3、匯報交流實驗方案。
4、 小組探討、實驗。
5、 匯報交流實驗結果。
6、 小結:黑色的物體比白色物體吸收的輻射熱多。
7、 還有什么地方應用了熱輻射?
三、 自由活動
1、 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應用了物體吸熱本領不同的特征?
2、 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