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 《光與我們的生活》教案
(2)學生分組實驗。
(3)匯報實驗結果。
(4)小結:通過以上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可以混合成多種不同顏色的光,紅、綠、藍是光的三原色。彩色電視機的熒光屏上五彩繽紛的色彩就是由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5、教師總結結束本課。
課后感受:對于光的七種色彩,學生都能了解,光的混合在美術中也已學到,因此,教學較輕松。
板書設計: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不同的色光組合而成的。
教學后記:學生設計不出實驗方案,需教師的指導。
13、凸透鏡
一、教學目的要求:
(一)使學生知道凸透鏡有成像作用和成像大小的規(guī)律,了解凸透鏡的應用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初步學會做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歸納概括能力——通過反復實驗,歸納凸透鏡成像大小的規(guī)律;制作能力——制作土照相機。
(三)通過實驗和制作,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科學態(tài)度;通過研究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知道凸透鏡有成像作用及成像規(guī)律
難點: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三、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光學實驗盒(凸透鏡、紙屏、蠟燭、火柴等)
制作材料:土照相機制作材料
課件:凸透鏡光學示意圖、照相機成像示意圖
四、教學時間: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玩水游戲,激趣導入
1.談話:同學們,喜歡玩水嗎?我們來玩幾種新的關于水的游戲,好嗎?
2.講解玩水游戲方法(實物投影):
(1)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畫報紙的一個字上,透過水滴看字有什么變化?
(2)透過盛水的玻璃杯看畫報紙上的字有什么變化?
(3)把裝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畫報紙上,觀察紙上的字有什么變化?
3.學生進行玩水游戲。
4.學生交流在游戲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及問題。
5.提問:在生活中,你還見過類似的現(xiàn)象嗎?
(二)新授:
1.親密接觸,認識凸透鏡
(1)談話:大家都見過放大鏡嗎?你知道它是什么樣的嗎?
(2)學生描述自己所知道的放大鏡。
(3)學生觀察各種凸透鏡片:用看、摸等多種方法。
(4)學生匯報觀察結果。
(5)認識凸透鏡:這樣中間厚、邊緣薄的透明鏡片叫放大鏡。
2.親手實踐,認識凸透鏡的作用
(1)提問:你們知道凸透鏡有什么作用嗎?
(2)學生討論、匯報。
(3)學生分組實驗:凸透鏡成像實驗。
(4)學生匯報交流實驗結果:凸透鏡既可形成放大的像,又可形成縮小的像。
(如果有些組的學生只發(fā)現(xiàn)一種情況,則匯報交流后再進行實驗。)
(5)提問:現(xiàn)在,你知道凸透鏡有哪些作用?
(6)討論:凸透鏡為什么會有這樣神奇的作用呢?
(7)小結:光線射入凸透鏡時,方向發(fā)生了偏折。
3.聯(lián)系生活,認識凸透鏡的用途
(1)談話:小小凸透鏡真神奇,那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2)學生討論交流。
(3)出示圖象資料:凸透鏡的應用。
4.出示照相機實物,重點介紹凸透鏡成像作用在照相機中的應用。
5.制作望遠鏡,拓展延伸
(1)談話:剛才,我們觀察研究了凸透鏡,認識了它的外形特點和作用,那大家再來看看這個透鏡(出示凹透鏡),比較一下,它與凸透鏡有什么不同?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
(2)學生觀察、比較。
(3)學生匯報、起名。
(4)學生活動:透鏡組合看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