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
把我的發現填寫在p24“我的發現”里
小結:果實是由花的子房發育形成的。
(二)果實里藏著什么?
1)出示蘋果或梨子的實物。
蘋果屬于植物的哪一類器官呢?(蘋果是果實。)
2)你知道果實里面藏有什么呢?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呢?
學生解剖蘋果,并觀察蘋果的內部構造。
蘋果的構造由哪些部分組成?匯報和交流。
3)其他的果實也有相似的構造嗎?
再解剖其它一些常見的果實。
匯報其它果實的構造。
4)歸納小結:果實是由果皮與種子構成的。
(三)尋找植物園的果實
在哪里可以找到植物的果實?(社區或郊外)
布置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公園、郊外進行尋找植物的果實,并做好觀察記錄。
讓學生做好觀察、解剖記錄,以達到認識更多果實的目的。
在觀察后,可讓學生描述一種最喜歡的果實,強調作出全面的描述。
各組匯報計劃,教師點評。
(四)討論:……果皮和種子各有什么作用?
課本上出示的果實分別是:四季豆、蘋果、西瓜、板栗、檸檬
果實包括果皮和種子兩部分,其中主要的是果皮。果皮有保護種子的作用,種子則起傳宗接代的作用。有些果實的果皮堅硬是為了更好地保護種子;有的果皮肥厚多汁,這是果實吸引動物食用,然后幫助它們傳播種子的一種構造。
(五)網上學:有趣的果實
以論壇交流的方式,用文字或圖片展示一些有趣的果實,將自己知道的果實介紹給其他小朋友,并了解他們介紹的果實,拓寬對果實世界的了解,感受植物的多樣性。同時,通過尋找植物果實的活動,比較不同植物的果實,豐富學生對果實的認識,了解植物的果實是千姿百態的,體會生物的多樣性。
教學后記:了解了果實的結構。探究了果實的作用。
第二單元 無處不在的微生物
第六課 酸奶秘密
過程與方法:1、能夠嘗試自己動手做酸奶;
2、能夠畫出自己做酸奶的心情曲線并與同伴交流;
3、能夠收集有關細菌、病毒的資料并參與討論。
知識與技能1、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鮮牛奶發酵而成的;
2、知道細菌是一種無處不在的微生物;
3、認識到細菌具有雙重性,一方面可以為人類造福,另一方面又會給人類帶來危害;
4、知道病毒也是微生物中的一類;
5、了解病菌的一些傳播途徑。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享受動手制作的快樂,無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
愿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
教學準備:鮮牛奶、白糖、酸奶、勺子、保溫杯等。
教學過程設計
一、自己動手做酸奶
1.談話:你吃過酸奶嗎?知道酸奶是怎么做成的嗎?
2.學生交流吃酸奶的感受并猜測酸奶是怎樣做成的。
(讓學生提出各種可能性,教師不做任何評價;提供給學生每組一份空的酸奶瓶,讓學生觀察酸奶瓶上的配料表,或許他們會有所發現)
3.學生自己動手做酸奶。
(1)介紹做酸奶的方法:
①教師為學生提供煮好的鮮牛奶若干。
(具體是:在電飯鍋里放入一些鮮牛奶,再加一些白糖,煮開幾分鐘,并將煮好的鮮牛奶分發給每個小組)
②學生自帶消毒過的保溫杯和勺子。(事先要用開水燙一燙)
③待牛奶冷卻到35℃—40℃的時候,把鮮牛奶倒入自消過毒的保溫杯,并往里面加入適量的酸奶,仔細攪勻,并蓋上蓋子。
④保溫幾個小時后,酸奶就做成了。
(2)學生自己制作酸奶。
①測一測:我在制作酸奶時,放入的酸奶與鮮奶的比例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