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
不流動的湖水也能夠讓水車轉動起來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十二課《能量及其形式》(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是什么使下圖中的物體動起來的?
四幅圖分別為自行車、太陽能汽車、電氣化火車和風車。
騎車的人利用雙腳蹬動自行車踏板提供能量使自行車運動起來;
太陽能汽車是利用太陽的能量轉化成電能后,使車里的馬達運轉起來,使車向前進;
電車利用電能讓車動起來;風車葉片的轉動是由于風的能量驅動的。
通過充分的觀察和分析,讓學生通過討論認識到是能量使物體動起來的。
(二)讓小車動起來
可以有多種方法使小車動起來:
1)
利用帆架在車上,使車可以利用風能使小車動起來;
2)
把氣球吹脹,放在車尾,然后把氣球放氣,氣球吹出的氣流形成的反沖的能量使小車向前運動;
3)
用釘子把橡皮筋固定在桌子上,另一頭固定在車上,牽動小車,把橡皮筋拉長,放開手,橡皮筋的彈力(儲存在橡皮筋里的能量)會使小車前進;
4)
把橡皮筋的一頭固定在車上,另一頭卷在車的車軸上,橡皮筋的彈力(儲存在橡皮筋里的能量)也會使小車前進。
(三)在下面的這些現象中,存在著哪些形式的能量?
在一些常見的現象中,是存在著不同的能量形式的。例如有:聲能、光能、電能、熱能、磁能、潮汐能等。
除了以上的能量形式外,其他形式的能量還有:風能、機械能、太陽能、核能、生物能和地熱能等。
(四)能量普遍存在,假如缺少某種能量,世界會怎樣呢?
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一個城市如果電能供應不足,會出現什么情況呢?工廠要停工,商店要關門;我們的家里就不能開燈,家用電器(電風扇、空調機、電冰箱、電視機、音響等)就不能使用;大樓由于沒有電,電梯不能運行,蓄水池不能抽水而蓄水,電話沒有電流……可以說,沒有了電,城市的生活就會被破壞了。
三總結:各種各樣的能量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它了。
13 能量的轉換
教學目的:
1. 認識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
2. 知道水能可以轉化為機械能和電能。
重點難點
能量是可以互相轉換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課本引導頁的圖片。
他們在參觀什么地方?為什么水沖下來就會產生電?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十三課《能量的轉換》(板書課題)。
二、新課
出示水電站的課本圖,觀察水電站的內部構造。
發電原理:水流的能量被傳遞給渦輪機里的渦輪機葉片,渦輪機葉片的轉動帶動傳動軸轉動,使發電機轉子轉動產生電磁感應,從而使發電機發出電。
有了渦輪機和發電機等設備,就能發電了嗎?
我們來制造一個水電站的小模型進行研究。
(一)讓小水輪轉起來
制作一個小水輪所需要的材料包括一根軸、一個安裝葉片的輪軸和六片葉片。
安裝小水輪的步驟如下:
(1)把六片葉片分別插入輪軸中的凹槽中;
(2)把軸穿過輪軸中間的小孔。這樣一個小水輪就做成了。
如何用水流讓小水輪轉動起來?可以把做好的小水輪架在水槽上,用一個下部帶孔的容器裝上水,讓水流在一側的葉片上,小水輪就會轉起來了。
水流的能量變成了小水輪轉動的能量了。
怎樣可以使小水輪轉得更快?因素主要有三個:水量、水位落差、水的沖擊點。那么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加大水流的高度,加快水流的速度,加大水流的流量、水倒在葉片的邊緣等都可以使小水輪轉動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