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美術教案新(上)
板書:漫畫與動畫欣賞
特點:造型夸張
小結:
第1課 色彩的冷與暖
教學目標:
1、能夠在色輪或色譜上區分出冷色與暖色。
2、能夠說出冷、暖色給自己帶來的感受或聯想。
3、用拼貼、繪畫等方法,創作一幅表現溫暖或寒冷的作品
教學重點:冷色或暖色的認識與區分比較。
教學難點:冷色調與暖色調在作品中的實際運用。
教具:收集一些有明顯冷、暖色彩傾向的圖片或物品,色輪、各種彩紙。
學具:水彩筆、油畫棒等色彩工具或手工工具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認識與區分冷色與暖色,并說出各自帶給自己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師:同學們喜歡穿什么顏色的衣服?
教師小結:看來大家都很有個性,都有自己比較喜歡的顏色。
師:那你通過看不同的色彩,知道色彩也有屬性嗎?
色彩也有冷暖,色彩的冷與暖是色彩的一種屬性。這節課我們就來體會一下這種冷與暖的感覺。
二、講授新課
(一)、結合作品,講述色彩的冷暖對比是怎樣產生的。
師:色彩有有彩色和無彩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屬于無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屬于有彩色。這一節課我們來研究感覺一下有彩色的冷與暖。我們知道不同的色彩給人以不同的感覺,色彩的冷暖是人們長期經驗中聯想的結果。
1、看冷暖不同色調的作品,讓學生去親自感覺。
(1)、看冷色調畫面《雪山》,問:這幅畫面給你什么感覺?(學生觀察后回答)---給人以冷的感覺。
(2)、看暖色調的畫面《日出》,問:這幅畫面又給你什么感覺?---給人以溫暖的感覺。
(3)、同時顯示這兩幅畫面,讓學生再次去體會感覺。
啟發提問:這兩幅畫面為什么會給人以不同的感覺?看哪位同學觀察的仔細。
師根據回答情況小結:那是因為它們有不同的色調(色彩總傾向)。通過觀察比較,我們體會到不同色調的畫面給人的冷暖感覺是不一樣的。比如在溫度相同的室內,一個屋子涂成藍色,另一個屋子涂成紅色,兩間屋子給人的感覺差別就很大。兩間屋子給人溫度差別可以達到三、四度,原因是藍色能減慢人們的血液循環,給人感覺較冷;而紅色刺激人們的神經,使血液循環加快,給人感覺較暖。
2、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講解,體會色彩的冷與暖。
回憶我們剛才作品里所見,再聯想一下可以發現,在我們的周圍生活里,什么事物常常給我們以冷和暖的感覺?看哪位同學想象的更豐富。
分別讓生起來舉例,如:太陽、火焰給人以暖的感覺;天空、大海給人以冷的感覺。
師小結給予鼓勵:看來大家平時是很注意觀察事物的。只有經常去注意觀察事物,可以幫助我們體會色彩中的冷與暖。究竟什么顏色屬于冷色?什么顏色屬于暖色呢?
(二)放映色輪,讓生邊觀察邊談談對不同顏色的感覺,從色輪中區別冷暖。
(1)在12個基本色相中,最亮的黃色和最暗的紫色是以色彩明度為基準劃分的。
提問:仔細觀察,在冷暖對比中最暖的是什么色?(朱紅色)最冷的是什么色?(藍色)這兩色是冷暖對比的中心軸。
(2)啟發引導學生自己尋找色彩冷暖的規律。
提問:誰能從色輪中找出冷色和暖色?誰敢上臺來試一試?生嘗試將色輪中的冷色與暖色區分開。
三、學生創作
1、布置作業:畫一幅表現冷或暖感覺的作品。
2、作業要求:可選用拼貼或繪畫的形式來表現;內容可以是具象的,也可是抽象的;造型不必太復雜,主要在色彩的搭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