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美術教案新(上)
3、教師進行巡視指導,強調要以某一個色調為主。
四、收拾整理
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的整潔。
五、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根據不同的季節與心情,利用不同的色調去裝飾自己或集體的環境與物品。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創作一幅表現溫暖或寒冷的作品。
教學過程:
一、檢查課堂常規。
二、交流階段
復習所學的色彩知識,以青色為中心和近于這種顏色的色給人的感覺弱,具有收縮及退遠的現象和寒冷的感覺,于是稱之謂寒色或冷色。紅色、黃色等色給人的感覺強,有擴張及迫近視線的現象,給人產生溫暖的感覺,于是被稱之為暖色。感受冷、暖所帶來的不同感受,并說一下你是怎樣把色彩運用到所設計的作品里?
三、繼續做畫
你想表現什么樣的感受?用什么方法來表現?
四、展示作品
展示學生作品,請學生互相給作品提出意見和建議。
作業:畫一幅表現冷或暖感覺的作品
板書:色彩的冷與暖
暖色:紅、黃、橙
冷色:藍、紫
小結:
第2課 線條的動與靜
教學目標:
1、知道曲線與直線分別能夠表示動與靜的感覺
2、利用直線或曲線完成一幅主題創作
教學重點:感受、理解線條曲直所表現出的動與靜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線條表達流動和靜止的感覺
教具:教師收集現代建筑、高壓線鐵塔、路燈等具有挺拔直線的物體的圖片,收集有綻放的禮花、蕩漾的水波、飄舞的雪花等景象的錄像或圖片等。
學具:繪畫工具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一張方形的紙飄落的軌跡(一般成之字形折回狀態飄落)、觀察乒乓球跳動的軌跡并用線條把他們記錄下來。觀察教室里的門框、墻角線等,也用線條把他們記錄下來。(線條有粗細曲直)
師小結:平直的線,如地平線、建筑物的垂直線,會給人靜止、穩定的感覺,如果我們要表現靜止的感覺,可以多用這樣的線條。而各種曲線,或讓人感覺流暢,或讓人感覺激越,適合用來表現各種動的感覺。
二、發展階段
學生欣賞現代建筑,靜止的公路、地平線等,
師:說說看到了什么樣的線條?給人什么感覺?生活中還有哪些具有挺拔直線的物體?直線還能表現哪些物體?怎樣表現?
學生欣賞綻放的禮花,蕩漾的水波、飄舞的雪花等圖片
師:說說這些景致適合用怎樣的曲線來表現?(禮花的線條應該是極有彈性的,適合用弧線來表現;水波的線條流暢而溫和,可用波浪線表現;雪花飄舞的線條輕盈而有些散亂,適合用淺色并且比較毛糙的線條表現。)
師小結:平直與彎曲的線條會使人產生動與靜的感覺。
教師結合上節課所學的知識《色彩的冷暖》講解線條與色彩在不同畫面中的運用。
(1)暖色和曲、直線的配合,產生的視覺反映。
暖 + 直 =溫暖、平和
暖 + 曲 =熱烈、歡快
(2)冷色和曲、直線配合
冷 + 曲 = 寧靜、幽遠(如蜿蜒的河流)
冷 + 直 = 單調、呆板
通過欣賞范圖、教師講解,讓學生了解該如何更好的應用線條。
三、作業布置
用平行或彎曲的線條,表達靜止或流動的感覺并上色。
四、學生作畫,教師指導
倡導學生在作業中的創新意識,對學生的創新畫法給予表揚,及時鼓勵好的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