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級音樂下冊全冊教案設計3
學習內容
本課主要意圖是讓學生充分感受地感受大自然的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引導學生觀察發現自然界的色彩變化,把春天的色彩用各種方法表現出來。我們應該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好、春天的生機勃勃的景象。這些都是我們本課教學最理想、最直接的生活素材。
教學重點:感受春天的色彩美,用簡短的語言和自己喜歡的色彩加以描述和表現,體驗美術探究活動的快樂。
教學難點:涂色的方法以及如何表現春天的色彩美。
課業類型:造型表現
教學流程:
一、游戲導入,感受色彩。
(游戲簡介:多媒體展現,春夏秋冬四組風景圖片。通過點擊提示,猜測季節。點擊春的正確答案時出現:鳥鳴,音樂……)
游戲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興趣,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積極思考,感受色彩的魅力。
二、觀察與發現,尋找春天的色彩。
1、引導學生觀察課前尋找的在春天生長的植物,了解其顏色。在這一過程中運用了直觀法,讓學生從觀察春天的植物入手,通過視覺,嗅覺等感官感受春天的色彩。
2、啟發學生思考:除此之外,春天還有什么色彩?
3、在電腦的填色工具中找出相應的顏色。用色彩組成“心目中的春天”。教師與學生討論對于色彩的感覺與聯想。讓學生自主參與,自己從電腦中選色,填色,組成春天的色彩,理解“萬紫千紅總是春”使學生充滿成功的喜悅。
三、詩畫互動,欣賞提高。感受春天的色彩,引發心靈共鳴。
1、引導學生欣賞“心中春天的色彩”,和學生一起朗誦朱熹的《春日》。啟發學生想象詩中表現的美景。
2、(多媒體展現春天美景,配與音樂)教師用語言描述美麗的景色。運用情境教學,通過優美的畫面,動人的音樂,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對色彩的欣賞中,引發心靈共鳴。與音樂想結合,營造氛圍,增加情感體驗。體現了多元結合的思想。
3、鼓勵學生朗誦幾首描寫春天的小詩,啟發學生邊讀邊想象詩中美景。(教師準備幾首歌頌春天的詩,防止學生不記得了)在這一環節中與文學想結合,以情入詩,以詩思景,以景感情。
4、引導學生欣賞課件中幾幅畫家描繪春天的圖畫,啟發學生在圖畫中感受春天色彩。學會表現手法。讓學生自己來闡述對大師作品中色彩的理解,及自己作品的創作構思,體現學生主體意識。
5、開展“我與大師比一比的活動”。啟發學生思考:你認為在大師的畫中再添上什么會更有春天的氣息?通過在大師作品上添畫的形式,展示學生創造性思維。
6、啟發學生思考:除了象大師一樣用顏料來表現春天,你還能用什么材料方法來表現春天?
四、創造、表現,體驗春天的色彩。
鼓勵學生帶上春天的色彩,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用喜歡的方式表現春天。
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活動,進行合作交流,體驗色彩游戲及與人合作的樂趣。
學生自主選擇材料和方法表現春天。作品多元化,體現自主性。
五、師生評價作品,升華感知。
組織學生欣賞作品。討論:最美的春天在哪里?學生積極投入欣賞活動。再次審視自己的作品,與同伴交流對比,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評價中注重質性評價,張揚每個學生生動活潑的個性。注重發展評價,關注學生現實發展,更關注未來發展。注重多元評價,促進學生關注自己也關注同伴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