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級音樂下冊全冊教案設計3
4.評價標準體現多維性和多極性,以鼓勵為主,成功展示自我,愉快表演,提高學生的表現力、自信心和評價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性目標:能夠了解和感受春天給自然界帶來的變化,知道表現春天的常用色彩。
(2)情感性目標:感受利用各種媒材,大膽表現所帶來的樂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3)能力性目標;培養學生對自然界的觀察能力,對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識別能力。
(4)發展性目標: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大膽表現、樂于交流、勇于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觀察和記憶色彩,能夠利用各種方法進行表現,并體驗到活動的樂趣。
教學難點:表現方法的運用以及整體色彩的把握及創新表現。
教學資源:
(1)教師:電腦設備、各種顏色彩紙、工具材料、板刷。
(2)學生:彩筆、各色彩紙、水粉色、有關春天色彩的圖片材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流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看一看)
⑴教師說:我們先來聽一首歌曲,你可以跟著音樂唱起來也可以動起來。你知道這首歌唱的是什么嗎?《春天在哪里?》
(激發學生的興趣,對原有的自然界的體驗產生回憶,啟發學生的想象。)
⑵教師說:我們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春天的景色吧!(教師用媒體展示春天的畫面)。
(學生觀察、記憶、想象,感受春天的色彩。)
(3)教師說:你從哪些地方感覺到春天來了,
(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觀察、體驗的感受,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
[設計意圖]美術課程標準提出“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應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歌德說“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建立在民主、自由與濃厚興趣的學習氛圍中是對生活回憶的推進,這樣的設計激發了學生對自然界的關注,并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
二、主動交流,啟思聯想,(想一想)
(1)教師說:同學們,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來描述一下春天。
(教師啟發學生除了繪畫方法還可以通過音樂、詩歌、舞蹈等多種方法來表現美麗的春天,體現學科的綜合性,讓學生體驗、感受藝術表現的多元性。)
(2)教師:可以用你的歌聲唱出來,也可以把自己聽到的有關春天的故事講給大家。
(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地表現自我。)
〔設計意圖〕美術課程標準指出: “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的研討和探索,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美術與其它學科、與社會生活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跨學科學習活動。”這一環節是對學生體驗、理解、感悟后的一個檢驗,激發學生探索未知領域的欲望,感受藝術表現的多樣性。
三、觀察聯想,合作探究。(說一說)
1.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有關春天景色的畫面,(新疆自然風光)并讓學生出示自己收集到的有關春天景色的圖片。
教師說:你發現春天都有哪些色彩,主要是以什么顏色為主?
(通過觀察,學生小組之間相互交流,共同討論、探究春天的色彩)
2.學生派代表匯報小組討論、探究的結果。
(有粉紅色、桃紅色、黃色、綠色、湖藍色等,主要以綠色為主。教師用色塊粘貼在黑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