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哲學的疑難問題
認識、理論、真理、科學理論的共同特點是:它們都是客觀對象在人腦中的反映,它們的形式是主觀的,內容都是客觀的,都要接受實踐的檢驗。
39.什么是分析與綜合的統一?
辯證邏輯是研究人類辯證思維的科學。辯證思維的方法是辯證思維的邏輯工具,是人們對辯證邏輯基本規律的認識和運用,是科學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理論思維手段。分析與綜合的統一是辯證邏輯的基本方法之一。
分析是思維把事物分解為各個部分,分別加以考察,并抽取在某一實踐中具有本質意義的部分的方法。綜合是思維把事物的各個部分有機地聯結起來形成關于事物整體性認識的方法。辯證邏輯中分析與綜合相統一的方法的立足點是:事物的整體不等于各個部分相加的總和,各部分機械的相加,不會形成新的認識。辯證邏輯把分析與綜合看作是認識過程中相互聯系著的兩個方面,并把它們作為一種統一的思維方法。
兩者的辯證關系。(1)它們相互依存,互為前提。任何綜合必須以分析為基礎,人們感知到的對象是一個整體,感知不等于理解,要理解就要進行分析,把它抽象為不同的方面和屬性,分別加以認識并搞清它們之間的聯系,進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任何分析必須以綜合為指導,脫離綜合的分析,就會把整體中有機聯系的各個部分孤立起來,而且沒有整體觀念的指導,分析就無從下手,最終導致以偏概全,形成錯誤的認識。總之,分析中有綜合,綜合中有分析,尤其在對復雜事物的認識過程中,單純的分析和單純的綜合都是不存在的。(2)它們相互轉化。人們對事物的完全認識是一個無限的過程,而每一次的分析和綜合都只能達到相對全面的認識,所以每次綜合必須重新轉化為更深層次上的分析,每次分析又必須轉化為新的更高水平的綜合,正是這種分析——綜合——再分析——再綜合這樣相互轉化的前進運動,才使人們越來越接近于對客觀對象的完全認識。
分析與綜合相統一的方法的作用。在現代科學中,這種方法得到普遍的運用,人們借助于這一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獲得關于事物多樣性統一的具體知識。
分析與綜合相統一的方法的基本要求是:(1)分析與綜合的過程不是任意的,要以客觀對象本身的性質、關系及其運動、變化為依據。(2)對事物進行分析與綜合時,必須首先分析其內在矛盾,從中揭示出事物的內在聯系和本質,自覺運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另外,在分析與綜合的思維過程中,如果伴隨著合理想象與創造性思維,人們的認識能力會得到進一步的發揮,獲得更大的認識成果。
第六課 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
40.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沒有共產主義的社會存在,為什么會產生共產主義的社會意識?
社會存在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是指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包括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地理環境是指人類社會所處的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它為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資料和能量,是人們生產和生活最基本的物質資料,它對社會發展起著加速或延緩的作用,但不起決定作用。人口因素是社會存在和發展必要和永恒的條件,是社會生產的前提,對社會發展起促進或阻礙作用,但也不是社會發展決定力量。在社會發展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體。它的決定作用表現在:(1)它是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人類其它一切活動的前提。(2)它決定著社會的性質和面貌,即決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結論。(3)它的變革和發展決定著一種社會形態向另一種社會形態的轉化,決定著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