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哲學的疑難問題
11.對“唯物主義”、“唯心主義”認識誤區的幾點分析。
(1)凡是唯心主義都是錯誤的,凡是唯物主義都是正確的。
①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劃分只能在“物質與意識”這一哲學基本問題的范圍內運用,即唯物主義正確地認識了“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而唯心主義則錯誤地認為“意識先于物質而存在,意識決定物質”。說唯心主義是錯誤的、唯物主義是正確的,只能就其根本觀點在認識論的意義上才能成立。超越這一范圍,認為唯物主義是正確的,唯心主義是錯誤的,是沒有意義的。
②正確與錯誤都只是相對的,相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來說,無論是唯心主義還是以往的唯物主義哲學都有其錯誤的一面,馬克思主義哲學才是惟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如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就其根本觀點來說是正確的,但它把具體的物質當成世界的本質,則是錯誤的。
(2)唯心主義沒有任何積極意義。
唯心主義哲學從其世界觀的意義上來說是錯誤的,但如果從哲學發展的歷史過程來看這一問題,唯心主義哲學則較它以前的唯物主義哲學來講顯然是新的發展階段,對這種歷史發展過程來講,唯心主義哲學往往表現得更精致,對問題的認識也較深刻一些,同時唯心主義哲學在其發展過程中也豐富和發展了辯證法,黑格爾就是這方面的一個大師。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中,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就是其來源之一。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從來都是在相互斗爭中而發展的,絕不能否定唯心主義的歷史意義。
(3)犯主觀主義錯誤的人,其世界觀一定是唯心主義。
主觀主義是從主觀愿望出發,一個人犯不犯主觀主義錯誤,與世界觀有著密切的關系。具有唯心主義世界觀的必然性,但犯主觀主義錯誤的人其世界觀并非都是唯心主義的,在一定條件下,具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人也可能犯主觀主義錯誤。因為犯不犯主觀主義錯誤,除世界觀外,還有其他因素的影響,如人的素質,人對于客觀情況的認識和把握程度,客觀條件的限制等等。
12.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不同于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通常說的“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命題,它是指,一方面物質決定意識,另一方面意識具有能動作用(意識能動地反映客觀物質世界,意識能動地反作用于客觀物質世界)。這是對實際存在的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的正確揭示。哲學基本問題所說的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包括兩個內容:一是,物質和意識哪個是世界的本原,哪個決定哪個;二是,意識能不能正確地反映物質,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客觀存在。對這兩方面的正確回答是:物質決定意識,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物質。可見,這里所回答的第二個內容,與前面說的第二個內容不是一回事,兩處說的“關系”是有不同之處的。
作為哲學的基本問題,是哲學史的總結,歷史上的哲學,都以不同形式回答了哲學的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在新的高度上正確地回答了哲學的基本問題,而且進一步科學地指明了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第二課 聯系地、發展地看問題
13.怎樣全面理解聯系的觀點?
(1)聯系的含義: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2)聯系的普遍性:①任何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環節是相互聯系的,這種聯系使事物才能成為有機整體。②任何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這種聯系是該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條件。③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沒有任何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