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進技術世界一、技術的價值
第七項:時鐘
時鐘的發明,使得人類的生活節奏更加規律和精確。它也使人們對效率引起了重視。
第八項:數字
數字及數學,成了人們生活、工作、創造的有力工具。
第九項:音樂技術
它陶冶人們情操,凈化人們思想,還有一定的醫療功能。
第十項:電腦
它使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時代。
雖然這篇資料的觀點是一家之言,但它確實說明技術對于人類是多么的重要。
引導學生概括:技術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
3. 調查本地工業或農業中的某項技術產生的背景和發展過程,并評價其對工業或農業發展以及當地自然環境的效應和價值。
《人造太陽:50年后或應用于人類 為啥造如何造?》
地球上一切生長都依靠太陽。太陽,這個在古希臘神話中被稱為“天火”的宇宙中神秘天體,已經一直默默燃燒著50多億年,滋潤著太陽系的萬物。如果把“太陽”移到地球上,用它巨大的、永不枯竭的能量專門為人類服務,那將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景象呢?這種夢想或許僅僅只能出現在那些神乎其神的科幻小說中。
多少年來,世界各國眾多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一直在致力于實現這個夢想。最近,在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完成了大部件組裝的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主機“east”的建設就是為最終實現這個夢想的重要一步。科學家們相信利用“人造太陽”這種新型能源為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動力的時代離我們是越來越近了。
“人造太陽”,不了解的人聽起來一定會大吃一驚,這究竟是怎么回事?真的是把太陽或者是與太陽類似的東西在地球上制造出來?或者只是一個形象的比喻而已?近日,記者采訪了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east項目總裝辦主任吳維越。
為啥要造“人造太陽”
原因一:太陽給予的可用能源已不夠用
人類能源消耗快速增加,我們今天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再有100多年即將用盡。這些化石燃料是太陽和地球作用了上億年才形成的,但只夠人類使用三四百年,而且它們是不可再生的。人們無不擔心,煤和石油燒完了,其他能源又接替不上該怎么辦?
能源危機開始困擾著人類,人們一直在尋找各種可能的未來能源,以維持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
原因二:“人造太陽”提供無盡的能源
“從科研角度說,‘人造太陽’叫受控熱核聚變反應堆,通俗地講就是對核聚變產生的巨大能量進行控制并作為一種極其優質的新能源。”吳維越主任說。
之所以把它稱為“人造太陽”,只是一個形象說法。太陽是靠氚和氘不斷地發生聚變反應釋放能量。我們離太陽這么遠,還能接受它的普照,可想而知,它每時每刻釋放的能量有多大。而科學家要做的是,要把太陽這種聚變反應原理用在地球上,為人類造福。
“這種聚變產生的能量,是目前地球上其它能量無法比擬的。”吳主任說,“它的資源是無限的,可以永久性的解決人類能源問題,又非常干凈。”
就是由于這些特點,全世界很多科學家都致力于研究熱核聚變。一旦聚變核電站成功運行,帶給世界的變化將是革命性的。
怎么造“人造太陽”
反應原理:核聚變放出的能量要遠遠大于核裂
“大家都知道,核裂變是一個質量大的原子核分裂成幾個原子核的變化,這個過程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根據這個原理人們已經建成了裂變核電站反應堆。而核聚變的過程與核裂變相反,是幾個比較輕的原子核聚合成一個比較重原子核的過程。”吳主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