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七年級政治下冊全冊教學設計2
二、《課程標準解讀》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知道道德、紀律、章程、法律等社會行為規則的不同。
2、知道法律是由國家制定,并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特殊行為規則。
3、知道我國法律的本質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
4、理解我國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即規范人們的行為,打擊違法犯罪,保護人民利益,說明法律維序強有力,從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我國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
5、教育學生樹立法制觀念,自覺遵守法律。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1法律的特征與作用 ○2理解我國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3、法律與道德的區別與聯系。
2、教學難點:理解法律的本質與作用
四、依據《課程標準解讀》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用題:
1、觀看影片《窩點雖小危害大打擊盜版手不軟》,思考:僅僅靠道德和紀律能夠解決片中的盜版問題嗎?片中是靠什么解決的呢?
2、學生閱讀第一個◎下面的“社會行為規則兄弟座談會”有關內容,了解道德、紀律、法律產生的方式的不同。
3、閱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1這幾種法律在名稱上有什么相同之處?○2、這幾個字表明,我國法律是由誰制定的?○3、政府官員、警察、法官、檢查官是法律的制定者嗎?
4、看圖說話:法律為什么具有如此強大的威懾力?
5、比較法律與道德的區別于聯系。
6、概括法律的特征與定義。
7、閱讀《吳明從電視上看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表決通過法律議案的場面,就誤以為法律體現的只是人大代表的意志和利益》。理解法律的本質。
8、閱讀四個案例,說說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9、說說本課學到的東西。
五、依據教學用題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設計教學方法與教學進程:
(一)導入新課:
《窩點雖小危害大打擊盜版手不軟》導入新課:法律維序強有力。
(欣賞視頻《打擊盜版光盤》,完畢后教師提問:
教師:在上一目的學習當中,我們了解到,一個有序的社會需要人們講道德,守法,守紀律,那么在我們剛剛欣賞的這段視頻中,僅僅靠道德和紀律能夠解決片中的盜版問題嗎?片中是靠什么解決的呢?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對,僅僅靠道德和紀律是無法解決上的問題的。還需要法律這把有力的“武器”。那么法律有什么特征和作用呢?為什么它能解決這些問題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一起探討的問題。 )
(二)學生思考解決“教學用題1、2”
具體流程:出示“材料” 學生自學作答 教師歸納總結。
(學生閱讀第一個◎下面的“社會行為規則兄弟座談會”有關內容,了解道德、紀律、法律產生的方式的不同。
比較內容 產生方式
守則、紀律 由部門制定
道德 約定俗成,自然而然地形成
法律 由國家制定
(三)學生閱讀、看圖解決“教學用題3、4”
具體流程:出示“材料、圖片” 進行自學自導 同桌交流 學生回答 教師講解。
拓展思維: 教師出示圖片然后提出問題,圖片如下:
問題:這幾種法律在名稱上有什么共同之處?(中華人民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