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粵教版)
活動三:古今貿易大不同
比較一下古代和現代經濟交往活動的差異。
古代 現代
交通工具
信息傳遞
交易方式
貨幣結算
其他
活動四:貿易信息發報會
關注在中國舉辦的重大國際貿易活動,如“大連國際服裝節”、“壽光國際蔬菜節”等。以發報會的形式在班上交流,具體感受中國是世界這個經濟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活動五:熱點新聞播報
關注有關wto的熱點新聞,以剪報的形式進行整理,在班上交流,具體感受中國加入wto所面臨的機遇與競爭,以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
活動六:wto與我的生活
訪問身邊不同職業的10個人,請他們談談中國加入wto后自己生活是否產生了變化,都有哪些變化?小組內交流訪問記錄,總結wto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
活動七:尋找他鄉的故事
搜集資料,了解走出國門的中國人、走進中國的外國人,以故事會的形式說出他們的創業故事。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了解從古至今我國與世界之間密切聯系的實例,使學生感受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 在經濟文化上的相互依存關系。
2、通過學生了解我國在世界經濟文化密切聯系中所發揮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難點 :
通過學生了解我國在世界經濟文化密切聯系中所發揮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學準備:
《絲綢之路路線圖》、世界貿易組織等圖片或文字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聞鏈接:
1、閱讀“歌德堡號”又來了,思考:為什么“歌德堡號”所到之處都能受到熱烈的歡迎呢?
2、 活動:小記者大嘴巴
“哥德堡號”參觀記:搜集有關瑞典“哥德堡號”的資料,小組進行交流。
二、絲綢之路
1、 出示: 絲綢之路路線圖
2、 師: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是一條橫貫亞洲、連接歐洲大陸的著名古代陸上商貿通道,東起長安,分為南、北兩路:北路出玉門關,經龜茲、疏勒,越蔥嶺(今帕米爾高原),過中亞、西亞島落馬;南路出陽關,經樓蘭、于闐,越蔥嶺,過大月氏、安息到羅馬,兩路全長7000多千米。其中中國境內總長4000多千米,約為四沖之路全長的二分之一強。
3、 了解漢朝著名外交家張騫。想象張騫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可能會遇到那些困難?絲綢之路的開辟,在中國與中亞、西亞的發展關系中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
4、 小結:絲綢之路的開通,一方面加強了漢族和西北邊疆各少數民族之間的交往,增進了我國西北邊疆與內地在政治、經濟、合文化上的聯系,開闊了人們的眼界;另一方面,也促進了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中國古代文化既創造發明通過絲綢之路傳入西方,西方的文化藝術也通過四歐之路傳入中國,對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三、中國重大的國際貿易活動:
1、閱讀書本“p64”,了解中國新“絲綢之路”下中國重大的國際貿易活動。
2、出示“p64”小資料。
3、活動:古今貿易大不同
比較一下古代和現代經濟交往活動的差異。
古代 現代
交通工具
信息傳遞
交易方式
貨幣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