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品德與社會第9課 班級中的“崗位”教案
4、生:討論、制定《班級崗位職責》。
5、師:請書法好的學生謄寫《班級崗位職責》貼于班級墻壁,同時讓學生把課前摘錄的有關樂于奉獻的名人名言也貼到墻壁上。
附:人民的愉快就是我的報酬。(居里夫人)
如果一個人僅僅想到自己,那么他一生里,傷心的事情一定比快樂的事情來得多。 (馬明•西比利亞克 )
夜把花悄悄地開放了,卻讓白日去領受謝詞。 (泰戈爾)
對人來說,最大的歡樂,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 (蘇霍姆林斯基)
(點評:小學生的自覺性差,他們做事虎頭蛇尾,心血來潮時做事認認真真,興趣一過就得過且過,為了確保他們能善始善終做好本職工作,讓他們自己討論、制定《班級崗位職責》,強化責任意識。)
三、課件的制作和使用的設想
制作錄音旨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在集中精力聽故事的過程中生發出我一定要承擔好班級的崗位的決心,從而為制定“職責”奠定情感基調;歌曲和音樂的使用,目的是想渲染課堂氣氛,調節學生的情趣。
四、對本課時教學的簡短提示和建議新課標第一網
1、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突出引導學生怎么做,教學進程不要太快,要給學生留下思維的時間,要允許學生大膽地設想。
2、 學生制定“職責”時,教師不光要指導學生討論,還要引導他們梳理、歸納、整理各小組的意見,達成共識。
本課教學設計總體評價與反思
反思本課的教學設計,我覺得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1、自主性。從課前的學生采訪、調查、編寫三句半到課堂上的辯論、模擬表演、小品欣賞、小煩惱熱線等等,這一系列活動都是由學生自主完成;從起初的只是感性認識班級崗位到行動起來為自己爭設班級崗位,這個由明理到導行的過程都是學生在自主動手、動口、動腦、動情的過程中自己去感受、領悟而完成的,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只是起引導者、組織者的作用,充分體現了品德與社會課上的自主性。
2、多味性!靶⌒∞q論會”含有挑戰性,對于會爭強好勝的兒童來說,誰不想參與;“實話實說”多有刺激性,主持人氣派,嘉賓榮耀,對于愛崇拜名人的兒童來說,誰不想過把“名人”癮;“三句半表演”,特有滑稽性,說半句的演員動作滑稽,語言詼諧,對于充滿好奇的兒童來說,誰不愛認真看;“跳跳鼠求教”,很有逗趣性,跳跳鼠機靈幽默,對于活潑好動的兒童來說,誰不樂意和他交朋友;“小煩惱熱線”,富有援助性,求助者訴說辛酸,對于滿懷愛心的兒童來說,誰不愿施助他人……這些活動都是兒童感興趣的,樂于接受的,活動時,他們會全身心參與,在說說笑笑、爭爭吵吵、演演唱唱的過程中明白了班級崗位的性質不是“官”,而是為班級為他人服務的職責,從而樹立了我為人人、人人為集體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進而生發了我要為大家服務的欲望。多樣的活動形式奏響了爭崗愛崗的序曲,給學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這種教學形式體現了品德與社會課要“創設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钡慕虒W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