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思品心里想著他們
活動四、升華情感,理解與尊重殘疾人
1.老師談自己的感受:過去,老師和同學們一樣,覺得自己是一個健全人,離殘疾人的生活很遙遠,也只是在遠遠的觀望他們,覺得他們很不幸,甚至可能看到他們還有些害怕。今天當我們走近了殘疾人,親自體驗了殘疾人的不便,看到他們在困難面前所表現出的自立自強的精神,老師和你們一樣被他們樂觀的生活態度和頑強的意志深深的打動了,特別是他們其中不乏佼佼者,他們同樣對社會作出了自己的貢獻。現在你們對他們有沒有新的看法、新的感受?
2.他們和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今后我們該如何對待他們呢?
(學生發言,老師根據學生發言板書:關心、幫助、尊重)
當學生提到尊重時,追問:如何做到尊重?
3.教師伴隨《愛的奉獻》歌曲總結:我們的社會是個溫暖的大家庭,雖然殘疾人他們是不幸的,但是只要我們之間平等相待:一句友善的話語;一點由衷的關愛;一份真誠的幫助,這都將改善殘疾人的生活。同學們,關愛殘疾人,幫助殘疾人,是社會的進步,人類文明的表現。就讓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伸出友愛的手,獻出自己的愛心,去關愛身邊每一個需要特殊關注的人,將世界變成愛的樂園。
對這些殘疾人,黨和政府又會怎樣關愛他們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設計意圖:只有源于學生生活的實踐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這種學習獲得的知識最直接,最有效。這種參與活動也在潛移默化、層層遞進中降低了知識的難度,有效突破了難點,突出了對重點知識的掌握。在最后,我提出問題:今后我們該如何對待他們?通過學生回答,引出殘疾人雖然身有殘疾,但卻有著美好幸福的人生。人生與殘疾毫無關系。使他們從對殘疾人的同情轉化為對他們的理解和尊重。并追問:尊重具體體現在哪里?注重了行動的落實,避免空喊口號。最后的小結語使學生這種關愛殘疾人的思緒一直延續下去。
板書設計
2.心里想著他們
走近殘疾人
關心 幫助
尊重
第二課時 別讓盲道生“盲點”
活動一、梳理舊知,導入新課
播放一組殘疾人日常生活的圖片
通過上節課的活動,我們知道在我們的身邊,生活著許多殘疾人,他們要像我們正常人一樣地學習、工作和生活,要克服許多我們正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通過模擬活動,同學們也有了一些感受和體會,并且愿意發自內心的去尊重、關心和幫助他們。其實不光是我們有這樣美好的愿望,殘疾人已受到全社會的關注。
設計意圖: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上節課的延續,通過承上啟下的導入,在梳理了上節課學習內容的同時,喚起了學生的感受,并很自然地過渡到了本節課的學習活動中。
活動二、關注社會,關愛殘疾人
1.殘疾人專用標志
課件出示殘疾人專用標志
師:你們知道這些標志是什么嗎?(生:這些是殘疾人專用的標志。)
近幾年,我們國家提出為殘疾人提供“無障礙”的生活環境,于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些標志和設施隨處可見。
2. 殘疾人專用設施
你們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有哪些殘疾人專用設施嗎?
學生交流課前了解到的資料。學生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如:公車上的專座、殘疾人專用廁所、盲道,殘疾人下坡道、有聲音的紅綠燈……)
師相機補充: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在進步,為殘疾人提供方便的科技產品也越來越多,如盲人專用的電腦、手機、無障礙公交車等等。(教師邊介紹邊出示相關產品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