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全冊教案
3、引導學生認識規則和紀律的作用。
行為與習慣:
1、 引導學生養成做事認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的良好習慣。
2、 引導學生遵守社會規則和學校紀律,行為文明。
知識與技能:
1、引導學生在成人的指導下能夠使用我們身邊的衛生保健設施。
2、使學生能合理的選擇學習和生活用品。
3、引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自己想辦法解決。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收集、整理和應用材料,并不斷總結獲得的經驗和信息。
【單元活動內容剖析】:
1、這一主題直面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選取與他們息息相關的活動畫面,讓他們在自己的探索和實踐中獲得真實的感情體驗和道德認識,把對生活的感悟轉化為品德形成的基礎。
2、道德存在于生活,行為習慣要靠平時的養成。只有重視拓展學生的生活世界,重視學生與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系,才能使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引發真實的道德情感,獲得真實的道德體驗,才能使他們把握自我,在個體與社會的互動中不斷的發展自己。
3、培養兒童面對選擇具有良好的心態和獨立選擇的能力。現實生活中,人們時刻面臨著選擇,或者說選擇將伴隨人們的終生。兒童也不例外。有的人視選擇為負擔,不愿為其累;有的人則把選擇作為享受,樂此不疲。究其原因,在于是否愿意開動腦筋腦筋選擇。
【教學建議】:
1、重視課前準備,師生共同搜集有關資料,開發課程資源,實現資源共享。課前組織學生開展有關的調查活動,如調查了解自己生活的周圍的環境狀況、調查學生在吃、穿、玩等方面的選擇情況,收集的資料可以根據本地情況靈活掌握。
2、教學中要組織靈活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體驗與感悟,從而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實現讓教育活動回歸學生的現實生活。常見的活動方式有討論、現場調查、情景模擬表演和角色扮演、教學游戲、欣賞、講故事等。
3、重視課堂的延伸,使課內活動與課外活動有機結合。有的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性,而且需要學生在課后的實踐活動中去踐行,形成正確的行為,因此,老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堂延伸活動。
4、教師要有課程意識,靈活運用教材,開發地方課程,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分課教學活動建議
7 健 康 小 天 使
【活動目標】:
1、 引導學生了解保健設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導下使用。
2、 引導學生體驗健康的快樂,構建“關注健康,珍愛生命”的良好心態。
3、 引導學生了解環境保護對生命和健康的影響,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4、 使學生能用多種方法收集資料,并進行簡單的整理和應用。
5、 使學生能在老師的幫助下總結、提升獲得的經驗信息。
【活動建議與指導要點】:
這一主題設計了3個活動:“保健設施伴我成長”“我健康 我快樂”和“愛護環境保健康”。
活動一 保健設施伴我成長
這一活動設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由學生熟悉的體育場、體育器材、家庭和學校里的衛生保健設施展開,旨在讓他們知道,保健設施其實離他們并不遙遠,也不陌生,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到的一些物品,很多就是保健設施。而在保健設施的使用方面,則要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生活,利用多種渠道了解保健設施的功能和正確的使用方法,更好的為自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