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全冊教案
2、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差,而且習慣和品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一定由學校和家長共同監督,達到最好的效果。
9 我會選擇了
【活動目標】:
1、培養學生在選擇生活和學習用品時有自己的判斷、不盲從的優秀品質。
2、引導學生形成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愿意想辦法解決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為解決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的能力。
【活動建議與指導要點】:
這一主題設計了兩個活動:“我的選擇有道理”“我來想辦法”。
活動一 我的選擇有道理
這一主題針對學生的“吃、穿、用、玩”四個方面,從“同學之間不攀比”和“我的用品我來選”兩個層面展開。第一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提醒兒童在衣著、食物、玩具等的選擇方面不要攀比,應該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和個人愛好而定。第二個環節是在第一個環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養成遇事愿動腦、會動腦的習慣,培養他們遇事能提出多種方案,然后再找出最佳選擇的良好的思維品質。
活動建議:
1、通過創設情景或課前調查了解學生現在的選擇依據和能力,這樣課堂上老師才能夠有的放矢的針對學生的思想狀況進行教育或啟發。
2、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尤其是反面教材千萬不要以某一個學生為榜樣。在引導的過程中,更過的要以正面的事例引導學生。
3、為了檢驗這節課的效果,可以在課上創設一定的情景來對學生進行考察,在互相評議中提出自己的建議,體會到選擇的快樂。
活動二 我來想辦法
這一個主題通過兒童喜聞樂見的兒歌和學生常見的情景創設,旨在培養學生遇事不慌張、多動腦、善于協作的良好習慣。
活動建議:
1、教師可創設一定的情景,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懂得遇到事情時要遵循以下三點:第一,不慌張;第二,多動腦;第三,善于協作。
2、學以致用,強化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前老師搜集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運用學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來解決。為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可以通過表演的方式呈現出來,在其他小組同學的評價中完善解決的辦法。
3、利用榜樣的力量。收集身邊的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并把他們的做法相互交流,在交流中積累更多的智慧。
【活動案例】:
第一課時 我的選擇有道理
一、創設情景 導入課題
出示雪碧、可樂、美年達、橙汁、白開水四種飲料,問同學:如果你口渴了,擺在你面前有這四種解渴的飲料,你會選擇什么?
學生說出自己的答案
教師做統計,選擇雪碧的有多,選項可樂的有多少,選擇橙汁的有多少,選擇白開水的有多少,詢問學生選擇這些飲料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匯報,教師做統計。
教師出示每個飲料的調查報告,指出白開水是最有益而又最解渴的飲料。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選擇?(板書課題)
二、調查結果展示
課前讓同學們就吃、穿、用、玩的選擇情況,在班級或全校范圍內進行調查了解,現在各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展示。
學生匯報交流(方式可有口頭介紹、圖文并茂、繪制表格、實物拍攝……)
教師小結:從剛才的調查,可以看出大家對這次調查都非常的重視,而且采用了很多不同的調查方法,同學們的調查表明了選擇時刻伴隨我們的生活,那么同學們會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