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師大版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第三單元燦爛的歷史文明教案
教 學 過 程(含 時 間 分 配)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3.教師談話:這樣一條繁榮、繁忙、承載了文化、藝術、科學的路還有哪些更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應該深入研究的呢?4. 出示學習提示:·結合教材p76-78頁內容和自己課前查閱的資料,嘗試解決提出的問題,把你已經解決的問題在教材或資料中進行簡單的標注,如“開辟的意義”。·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和同伴進行討論和交流。·在獨立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兩人一組交流討論,形成結論。5.視頻:絲綢之路介紹。三.結束語:張騫兩次出使均未達到預期的目標,但卻開通了偉大的絲綢之路。所有為中華民族做出巨大貢獻的人,都會永遠留在民族的記憶之中。在我國,僅在絲綢之路的歷史上,有如張騫一般心胸、偉績的又何止一人?在接下去的學習中,我們將要認識另外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航海家鄭和及他的七下西洋壯舉。問題一:為什么要開辟絲綢之路?(副板書:開辟)問題二:絲綢之路有什么作用?(副板書:意義)討論:張騫出使西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嗎?為什么?(一是各國之間此前幾乎沒有往來,甚至幾乎不知道漢朝這個國家——人的方面存在危險;二是自然環境的危險,教師出示圖片介紹)問題二:絲綢之路開辟的意義。5.設想:如果古代的時候沒有這條絲綢之路會怎么樣?課題古老的絲綢之路課型新授授課時間 月 日(星期 )第2 課時(共 2 課時)教學目標情感與態度: 認識絲綢之路開通與交往的艱辛,感受東西方不同文化的特點與魅力,體會平等、友好往來的重要。知識與能力:知道絲綢之路的起點及所到達的范圍;知道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歷史代表人物;知道絲綢之路是一條聯系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的重要橋梁;認識、理解不同文化的交往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和作用。過程與方法:在合作、探究、交流的過程中,知道絲綢之路及重要歷史代表人物在東西方交往過程中的作用,感受東西方不同文化的特點與魅力。 教學重點讓學生知道張騫、玄奘和鄭和被人們稱為絲綢之路上的友好使者;了解他們為促進亞洲、歐洲和非洲的經濟文化交流作出的貢獻。教學難點能夠認識到絲綢之路是一條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通道,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影響和推動了絲綢之路沿線地區社會歷史的發展。主要教法講解、自主探究教具課件學法指導采取辯論、講故事、合作探究等活動方式。板書設計 四.古老的絲綢之路張騫 漢朝 西域 金幣和絲綢等玄奘 唐朝 佛法(傳入我國) 鄭和 明朝 西洋 陶瓷、香料 教 學 過 程(含 時 間 分 配)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導入:1.師:絲綢之路促進了亞洲、歐洲和非洲各國之間的友好往來,成為各國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2.師:在絲綢之路上,你知道哪些歷史人物做出了突出的貢獻?3.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他們的貢獻。二.新授:1.師:下面就讓我們分組了解三位友好使者的貢獻。2.學生匯報,教師隨機補充:* 張騫:1)教師錄像補充:進一步介紹張騫的事跡。2)教師提出問題:張騫出使西域歷時十三年,受盡磨難,未能完成使命,是不是白去了? 3)結合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思考:打通西域,意味著什么?*玄奘:1)教師出示《玄奘西行路線圖》,感受路途遙遠、道路艱辛。2)教師播放錄像進行補充,學生體會玄奘對友好往來所作出的貢獻。學生結合課前已有知識經驗,初步介紹絲綢之路上的三位友好使者。1.分組了解三位友好使者,以及他們的貢獻。2.分組匯報張騫:1)學生介紹張騫的故事。2)通過學生辯論得出:雖然沒有達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了解到了西域的地理、特產、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想友好往來的愿望。玄奘:1)學生介紹玄奘的事跡。2)分析玄奘的貢獻。 教 學 過 程(含 時 間 分 配)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鄭和:1)結合以下問題,介紹鄭和的事跡:*鄭和出使西洋前,做了哪些準備?說明什么?*鄭和都到達了哪些地方?*為什么說鄭和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友好使者?2)教師播放錄像進行補充,學生體會鄭和對友好往來所作出的貢獻。三.總結全課: 現在人們通過各種媒體講述絲綢之路上的故事,贊美這些推進人類進步的文明發展進程的友好使者,請大家敬請關注。鄭和:學生分析問題:感受鄭和在絲綢之路上所做的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