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5。“想想做做”第6題。
先讓學生想想兔子和雞是怎樣分的,再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在此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四。總結。
2. 除 法
第一課時: 除法(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融解“平均分”的含義;初步理解把一些物體“每幾個一份地分”,可以用除法計算,對除法的實際含義有所體會。
2、使學生掌握除法算式及除號的講法、寫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什么是“平均分”
2、揭示課題。
當我們把一些物體每幾個一份地分,最終每份還是同樣多,因此我們把這種分法叫做平均分。
這節課我們將在“平均分”的基礎 ,繼續學習新的知識。
二、新授
1、教學課本第36頁例題。
(1)出示掛圖。
提問:這里一共有幾個小朋友?每輛車只有坐幾個小朋友?
(2)出示題目,請學生們讀題。
(3)給予時間,請學生們思考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可以借助手邊的學具來分一分。
(4)提問:每輛車坐2人,你是怎樣理解的?
根據這個題意,這題應怎樣來解答?
2、介紹除法。
說明:像剛才這樣,把6個小朋友,每2人坐一輛車,看看要坐幾輛車,實際上就是把6個小朋友每2個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幾份,這時我們可以用除法計算。
3、介紹算式的寫法和講法。說明:這種分法的結果是每輛車的人數一樣,也就是平均分,因此可以列成一道除法算式。
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除法算式。算式中“÷”叫除號。
這個算式讀作;6除以2等于3。
指名學生讀一讀,再齊讀。
提問:根據這幅圖意,想一想:除法算式中的6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說明:有3個2人是6人,就說明要坐3輛車,因此這里的算式也就表示6里面有3個2。
請學生們說說算式的含義。
提問:算式6÷2表示什么?
5、小結。
通過這題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求一個數里有幾個幾,可以用除法計算。
6、教學課本第36頁“試一試”。
(1)出示小熊圖,請學生們口述圖意。
(2)學生獨立完成。
(3)集體訂正。
提問:這里為什么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在算式中12表示什么意思?3呢?12÷3表示什么意思?
三、鞏固練習
1、讀一讀下面的算式:
28÷4=7 9÷1= 9 8÷ 2= 4
2、數一數,分一分。(貓頭鷹圖)
四、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在什么情況下我們可以用除法計算?你還學習到了哪些知識?
2、請學生們利用手中的學具和今天學到的知識,擺出一幅圖,請學生們互相看圖,并列出一道除法算式。
第二課時:除法(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借助動手操作、小組討論等形式,并結合情境,從中體會把一些物體“平均分”,也可以用除法計算。
2、知道除法版式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學生比較、分析、綜合等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學習鋪墊
請學生們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