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活動目標
1. 使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感悟出平面圖形的特點,發展空間觀念。
2. 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及創新能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合作的精神。
3. 通過“玩樂”活動,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活動的有趣。
4. 感受圖形的美,發展審美意識。
活動準備
每個學生準備好學具——七巧板。
活動過程
一. 引入課題
師:這節課,我們將利用“七巧板”進行一次有趣的活動。
二. 組織活動
1. 深入認識七巧板。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七巧板,認真觀察。
師:在七巧板里,有幾種不同的圖形?每一種圖形有幾個?哪些圖形是完全一樣的。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認識七巧板的結構。
2. 拼組圖形。
(1) 用兩塊拼。
a. 讓學生拿出七巧板中的兩塊,拼成一個正方形。
b. 展示,交流拼法。
(2) 用三塊拼。
a. 讓學生拿出七巧板中的三塊,拼成已認識的圖形。
b. 展示,交流拼法。
c. 看圖:看看課本第28頁是怎樣拼的。
(3) 用四塊,五塊或六塊拼。
a. 讓學生拿出七巧板中的四塊,五塊,六塊拼出自己認識的圖形。
b. 展示,交流拼法。
c. 看書:課本第29頁,看一看書上是怎樣拼的。
(4) 用七巧板。
a讓學生用七巧板的七塊拼成自己喜歡的圖形。
b展示,交流拼法。
三. 回顧,交流
讓學生對自己他人在課堂中的表現作出評價。
教師建議:用七巧板拼出你喜歡的圖形,全班同學一起開個展覽會。
四 認識除法
1.分一分
第一課時:分一分(一)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知道什么叫平均分。并能夠幾個幾個地分,通過動手作知道把一個數每幾個分一分,分成幾份。初步建立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幾的表象。
2. 使學生通過操作,分析,綜合。發展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復習鋪墊
二. 新授
1.教學例1。
(1)教師出示6只桃子。
提問:這里有幾只桃子?如果要把它們分成2堆,你會分嗎?
請同學們用圓片代替桃子分一分。指名演示。
(2)請同學們把6個分成3堆,指名演示。
(3)請學生們觀察:通過剛才的分圓片,幾種不同的分法的情況下,左邊每份圓片的個數同樣多嗎?右邊呢?
(4)指示:像右邊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就叫平均分。
2.試一試。
(1)請學生通過剛才的學習,想一想:如何把8個桃平均分,試著自己動手分一分。
(2)每四人一小組,學生們將自己分的過程,結果在小組中討論,交流。
(3)指名匯報一下自己分的情況,并演示。
(4)提問:為什么我們說這樣分就是把8個桃平均分了呢?
(5)練習:課本第32頁例題。
a.幻燈出示。學生分別說說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