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式條形統計圖(教學案例)
[教材分析]
" 起跑線"是學生學習了圓的知識后與學生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一課.教材19頁呈現過運動場跑道的形狀,學生會求跑道的周長.在此基礎上,安排了這節綜合實踐活動課,使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中學習新知識,認識到數學與現實世界及其它學科的聯系,和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對數學價值的初步認識,教材很自然地把數學學習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體現了課標中"人人學有用的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理念.
[學生調研]
調查對象
調查方式
調查內容
調查結果
不同層面的學生
隨機訪談
喜歡上什么課
70%的學生喜歡上體育課和微機課
是否經?大w育節目
男生比女生愛看體育節目
是否參加過短跑比賽
30%左右的學生參加短跑比賽
是否知道有關起跑線的知識
大多數學生知道起跑線,但很少知道定位差
[學生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有了豐富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特別是他們喜愛的體育類.基于他們以往的運動會經驗,很多學生能理解起跑線的不同定位,但可能不明白定位差,學生更愿意探究其原因,課堂難度不會很大,尤其是學生喜愛,樂于接受和愿意思考的學習內容.調查中發現學習稍慢的學生體育上更有特長,這一內容的設置對他們將是一個激發數學興趣的絕佳機會.
[學校情況]
翠華路小學屬雁塔區一所直屬重點小學,學校班額大,幾年來一直在進行校園建設,操場至今仍為一片水泥地,更無跑道劃分,每年的大型運動會都在附近的長安大學舉行,因此學生有運動會的體驗,尤其是六年級學生有關于起跑線位置的不同體驗.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經歷用"圓"的知識計算所走彎路距離的過程,了解"起跑線"的彎道部分,外圈比內圈要長.
2, 通過"起跑線"位置問題的解決,體會數學知識在體育中的應用.
3, 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起跑線"位置的理解
[教具準備]
錄像,課件,標準跑道示意圖
[案 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這是我們班今天的課表嗎 (黑板左側每日課表)你最喜歡上什么課 要說真心話.(大部分學生喜歡上體育和微機課)
誰知道體育與數學有什么關系
生1:跑步時的計時,實際比的速度.
生2:跳高,跳遠時用到長度.
生3:舉重運動員比誰舉的重量多.
生4:球類比賽時兩隊的比分.
……
師:看來,體育與數學的關系還真不小.
(1) 請同學們來看一段錄像(體育比賽的一些精彩瞬間)
(學生聚精會神,興趣濃烈,有的開始評論)
(2) 動畫情境:60m和200m賽跑(起跑線一樣,終點一樣,200m有彎道)
(學生有的皺起了眉頭,有的搖頭)
師:有什么想說的
生1:60m還可以,200m對外圈的人不公平.
師:不公平
學生幾乎齊聲說:就是不公平,外圈比內圈距離長.
師:靜下來,誰愿意給大家解釋一下(小手如麻)
生1:外圈比內圈長一些,可起跑線和終點都一樣,所以外圈的人吃虧.
生2:200m有彎道,外圈比內圈長.
生3:除非起跑線不一樣.
師:那你說說起跑線怎么畫才行
生4上黑板演示.
師:你這個距離怎么來的,這樣就公平了
生:不一定.
師:不一定嗎
生:是不一定.不知道外圈比內圈長多少,就不能隨意畫起跑線.(生4會意的點點頭,其它學生也點頭稱是)
師:那怎么畫呢 這節課我們就研究"起跑線"(出示課題)
二,引導探究,理解"起跑線"的定位
師:(出示標準跑道圖)起跑線應怎樣畫
生1:先量各道內線的長度,外道比內道長多少就提前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