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式條形統計圖(教學案例)
[學生調研]
調查對象:全體學生
調查內容:家第*月*日——*月*日開支情況統計圖
調查方式:作品分析
調查結果:
調查項目
占全班人數的百分比
能獨立完成統計圖的制作
80%
能根據統計圖作出合理預測
98%
[學生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經經歷了簡單的統計活動,學習了單式統計圖,對于折線統計圖的作用,特征已有所了解,從交上來的關于"家第*周開支情況統計圖"情況看,80%的學生能獨立完成折線統計圖的制作,另有20%的學生制圖缺少標題,橫軸縱軸所表示的量,單位長度等個別要素,98%的學生能根據折線統計圖做出合理預測:家庭開支從周四開始到星期天,開支呈上漲趨勢,星期六,星期天達最高,星期一消費最低.
[學校情況]
西安高新國際學校是一所民辦學校,設施齊全,距離城區較遠.我所帶的班級有50名學生,大都來自不同地域,普遍家庭狀況較好,思維活躍.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兩個月平均降水量的研究,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會在格子紙上繪制復式折線統計圖.
3,能從統計圖中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體會數據的作用.
[教學重點]
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征,
能讀懂復式折線統計圖,根據統計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
[教具準備]
課件,電腦,直尺,彩筆,格子紙
[案 例]
一,作品展示,體會統計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師:兩周前,老師布置大家每天記錄家庭用于飲食方面的開支情況,昨天同學們把收集到的數據進行了整理,繪制成了折線統計圖,老師選擇了有代表性的兩幅作品,請大家看一看.
(展示第一幅作品)
師:生1家哪一天消費最高,哪一天消費最低
從總體上看,生1家用于飲食方面的開支是如何變化的
(生答略)
(展示第二幅作品).
師:從總體上看,生2家的開支情況和生1家有何不同
生3:生2家的開支比較特別,在第二個周的周三開支猛增,周四到周六一直下降,周日有所回升.
師:能猜測一下是什么原因嗎
生(爭先恐后):一定是生2家周三招待客人了.
生2:猜得很對!周三我奶奶過八十大壽,所以開支一下變得很多.
師:折線統計圖中的這些數據是如何得到的 (生答略)
師:通過這次收集數據并制圖,有什么感想
生1:以前沒有留意過家里的飲食開支,通過這次統計,覺得這方面的開支還挺大,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
生2:家庭開支也應該有計劃,不然就會入不敷出.
……
(設計意圖:《標準》要求,統計學習應注重學生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過程.本環節旨在把課外實踐延伸至課內,一方面作為前提診測,了解學生的知識,能力基礎,另一方面也是對學生數據收集,整理,分析能力的一個培養.)
二,操作分析,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及其特點.
師:統計小到家庭生活,大到國家建設的方方面面,無處不在.下面請大家看下表.
(出示:2005年甲,乙兩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統計表.)
1,選擇適當的統計圖描述數據.
師:以表格呈現月平均降水量好嗎
生1:我覺得用統計圖更直觀一些.
師:用什么樣的統計圖好
生2:條統計圖好一些,這樣能很直觀的看出哪個月的降水量多,哪個月的降水量少.
生3:我覺得折線統計圖好一些.因為折線統計圖不僅可以表示出每個月降水量的多少,還可以根據折線的變化,清楚地表示降水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生4:我同意生2的觀點,因為每年的月平均降水量對政府預測非常重要,而折線統計圖能幫助我們很好的進行預測.
師:大家同意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