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三年級)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一、復習提問:什么叫“二方連續(xù)”?教師從二方連續(xù)的重復、排列特點講起,引出
“排列”課題。
二、講新課:閱讀課本圖例,請幾位同學學講講它們是怎樣排列的,從中引導學生找
出“排列”的規(guī)律:用同類的小物件作同方向或不同方向的排列。生活中有很多物件的排列是很有趣的,具有藝術的形式美感。現代設計常常受到生活現象的啟發(fā),設計出很奇趣、新穎的作品。教師講解時可出示平面構成作品,鼓勵學生留意觀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事物和排列現象,發(fā)現它們的形式美,開闊設計思路。
三、讓學生討論 “有哪些易得的、不花錢的材料適合做排列練習”?
四、欣賞課本中的學生作品,討論 “用你準備的材料,你能排列出與‘學生作品’不雷同的圖形來嗎”?
五、教師出示范品,并在黑板演示幾種排列形式 (骨式),并鼓勵學生大膽設計。
六、學生作業(yè):以帶來的材料在白紙(或色紙)上作各種排列的嘗試。本節(jié)課先不
作粘貼,排列好后,讓學生互相觀摩,看看是否有規(guī)律,是否有趣。鼓勵學生課后多作
幾種不同的排列設計。
第二節(jié)
一、小結前課練習情況。提問:“誰又想到新的排列設計?”
二、學生繼續(xù)作排列練習,將一個最好的設計方案定下并粘貼好。教師巡視,并指
導學生定稿、粘貼。
二、 小結,展示部分優(yōu)秀作品,師生共評。
課題:實物鑲嵌畫 (拼貼畫)
教材分析:
如果說上一課是簡單的排列,是純形式美訓練,這一課則是用各種材料排列(鑲嵌,
在具體形象的畫面上的訓練。以鑲嵌工藝制成的畫,別具風格,工藝精致,更具裝飾美,在生活中常可見到。如:地磚的拼貼組合成不同的圖形,一些街道和建筑物墻上用 “馬賽克”鑲嵌成的宣傳、廣告畫,西式教堂上的玻璃鑲嵌畫以及價值昂貴的寶石鑲嵌畫等等。
鑲嵌用的材料有很多種,課本中提出選用最易找、最易加工的雞蛋殼作材料,制作蛋
殼鑲嵌畫,簡單而有趣。這種拼貼鑲嵌畫的畫面形象是通過特定材料拼貼而成的,它充分
發(fā)揮了材料的肌理效果,顯示出獨特的形式美感。學習鑲嵌面,使學生懂得利用材料
的色彩、肌理來設計制作出精美的工藝品,并鍛煉其耐心、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
教學目標:
欣賞鑲嵌畫的獨特裝飾美,學會鑲嵌畫的制作方法,培養(yǎng)學生耐心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
作業(yè)要求:
用蛋殼制作一幅形象單純、造型簡練、色塊鮮明的鑲嵌畫。
課前準備:
一、布置學生準備蛋殼、底紙 (或底板)、粘膠。
二、搜集一些鑲嵌畫作品或復制品供學生觀賞。準備蛋殼、色彩、膠水、鑷子等必要
的工具材料,供課堂示范用。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一、欣賞:出示課前準備的鑲嵌畫作品,結合課本圖例引導學生觀賞,并向學生介紹
鑲嵌畫的藝術特點及其應用是龐大的工藝美術家族中的一員。著重說明這一畫種的藝術趣味在于鑲嵌所產生的視覺、肌理效果。
二、講解示范制作步驟:指導學生看課本的制作步驟圖,邊講邊演示。
1、 設計形象,注意畫面的形象,造型要簡潔;
2、 設計色彩,要注意大色塊的對比;
3、 拼貼。示范拼貼時提醒學生注意輪廓線的粘拼要分明,每小塊之間的間隙耍盡可
能小。
三、學生作業(yè):指導學生構思、設計畫面,畫出色彩稿 (小小的色塊對比效果圖),并
按設計的色彩把蛋殼等材料涂上色彩。本節(jié)完成設計圖稿及有關的準備工作,第二節(jié)完成鑲嵌拼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