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三年級)
五、講評:評價作業的長處短處后,教師總結指出,祖國壯美的河山,為畫家喜愛的
題材,常常通過描繪秀麗景色,抒發自我的愛國情思。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多作這方面的練習。
課題:做一只漂亮的紙杯(制作)嶺南版美術教案(三年級)
教學目標:
通過紙杯模型的制作,使學生學習從平面到立體的造型設計和美化裝飾日用品的方
法。
作業要求:
用硬紙設計制作一只杯子,要求美觀牢固。
課前準備:
1、范品、演示制法的用品。
2、學生帶備鉛筆、小剪刀、小圓規、16開大小的白厚紙一張、水粉顏料、漿糊或膠
水 (膠紙也可)。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我們曾制作過獎杯、頭飾,學習過設計裝飾立體物品的方法。今天,我們要學習用一張平面的紙制作成一件能立起來的立體日用物——漂亮的紙杯,教師出示“紙杯”范品。
講授新課:
1、讓學生翻開課本欣賞學生作品。然后由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紙杯的制作步驟
圖。從平面的紙變成一只立體的紙杯,配上漂亮的色彩裝飾圖案,便成了一件既美觀又實用的紙杯模型。紙杯的制作其實并不復雜,請看老師的演示。
2、演示制法:先讓學生觀看課本第10頁右下圖的做法過程示意圖,然后由教師在堂
上演示:(1)將白板紙設計成扇形,剪下(可用圓規畫)。(2)在扇形紙面上設計漂亮的圖案花紋,并用顏色繪制。課本里左下圖展示了四件同學設計的圖案,可作參考。所設計的圖案要能連接 (可參考課本左下圖的兩種形式的花紋,構想格式),圖案可用動物、植物、花卉、幾何形為資料作連續紋樣,設色要鮮艷豐富,靈活地運用原色、間色和復色。
三、學生作業:本課完成杯身的形狀、裝飾的設計制作。在白板紙上分別以9cm、3cm
為半徑作一同心圓,割取其半圓即成扇形,然后在上面畫二方連續紋樣,涂上顏色,最后
粘合成杯身,余下的工作在第二節課繼續完成。
第二節
一、檢查學生用品及第一節制作杯身的情況。
二、繼續作業,師生共同進行:
1、在白板紙上作兩個直徑為7一7.5cm的圓形,剪下作紙杯底板用,并在一個圓面上以6cm為直徑作一圓形,在此圓的外圍設計紙杯底座的圖案花紋,填上顏色。
2、將畫上圖案的圓形杯底中直徑為6cm的圓挖去(與杯腳一樣大),把扇形的杯身連
接好,裝上有紋樣的杯底、貼牢,再貼杯底的第二塊圓形紙板,封平即成紙杯。
以上各步驟,教師的演示與學生的制作應同步,即:每演示一步驟,學生即制作實
踐一步。
三、小結:選出較好的及有毛病的作業約10件對比講評,總結制作及裝飾經驗,為
學習下面的制作課打下基礎。
課題:筆筒 (制作)
教材分析:
筆筒是人們常用的文具,讓學生學習以紙材設計制作筆筒造型,以提高他們的設計識和創造能力,鍛煉他們的制作技能。
本課的筆筒制作是組合性的。課本中的生作品展示了方形和圓形兩種筆筒,較之前課的紙杯制作增加了難度。筆筒的制作是“零件”的組合,既要求學生先有整體設計,構想各個零件的大小、形狀,最后把制作的各部分零件組裝成一個整體模型。這樣設計圖要求計算和外形準確,教學時應嚴格要求,使學生逐步提高設計制作技能。
本課重點是整體造型構思 (分別由幾部組合而成)—制作—組合的三個過程。教師必須作好必要的準備,并較詳盡地演示這個過程的方法。